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中信集团七年地产整合近尾声 将与金融相结合

建筑房产  2016-3-21 10:17:1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海外发展、中信控股双双发布业务整合公告,中信集团持续了7年的地产业务整合“大戏”,终于接近尾声。

 

  随着中国海外发展、中信控股双双发布业务整合公告,中信集团持续了7年的地产业务整合“大戏”,终于接近尾声。

  作为最早从事房地产业务的企业,中信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地产两家下属公司中。中信集团曾希望通过整合,将房地产培育成与金融产业并驾齐驱的一块业务,但不仅未能整合成功,其房地产业务的经营也不尽如人意。

  按照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的观点,中信的地产业务占用资金量大,但周转率低、回款情况不佳,因此才被剥离。但内部人士认为,按照中信关于“更专注发展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综合项目”的说法,其近年来明显发力的商业地产和PPP项目,有可能最终保留。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交易之后,中信旗下仍有大量优质商业项目,并可形成强大竞争力。但不可避免的是,房地产业务对于中信的利润贡献,短期内将大幅缩减。随之而来的,房地产业务在中信集团中的角色,也将发生重大改变。

  漫漫整合路

  中信地产的前身是中信集团于1979年成立的房地产部。1986年,中信房地产公司成立,是中国首批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2007年,公司整合一系列业务,组成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也即如今的中信地产。

  此次整合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登陆资本市场做准备。为做大资产包,中信地产随后在全国攻城略地。但由于市场环境突变,监管层在2009年暂停了房地产企业在A股的IPO步伐,其上市之路就此搁浅。

  中信地产的项目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区域。据易居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中信地产2015年销售额为231.3亿元,排名全国第41位。

  中信泰富的“出身”也毫不逊色。其前身为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990年,中信集团在香港的子公司收购了前者49%股份,并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2008年,中信集团继续增资,持有中信泰富57.5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2014年4月,中信泰富向母公司中信股份收购资产2269.3亿元人民币,中信集团借此实现在港整体上市,中信地产也在此次上市的资产包中。中信集团前任董事长荣智健和现任董事长常振明,都曾在中信泰富长期担任董事局主席职务。

  中信泰富的地产业务主要分布在香港、长三角和海南等地,其总量远少于中信地产,因此外界仍习惯将中信地产视为中信集团地产业务的主要平台。

  中信对于房地产业务的整合,始于常振明就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2009年。外界认为,这一方面是为了减缓两家公司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务,提高非金融业务对集团的贡献。

  在整合初期,两家公司曾有合作。据悉,双方曾于2009年签订协议,对于中信地产的项目,中信泰富可做一定比例投资。在营销方面,中信泰富可借助中信地产已有的营销渠道;在人事方面,中信泰富也从中信地产获得不少中高层业务骨干。现任中信泰富总经理的刘勇,就曾担任中信地产上海公司董事长。

  对于两家的业务,常振明曾在2012年表示,中信泰富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商业地产方面比较有优势,中信地产在住宅项目方面则布局广阔,双方具有互补性。他还多次公开表态,“中信集团旗下的房地产板块一定会整合成一个公司”。

  但过去7年间,中信并未披露任何整合计划。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外界看来,整合进展都十分缓慢。

  一位中信集团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症结在于人事层面,而非业务。“人事调整本来就是央企业务整合中最主要的问题。加上近年来,中信的地产业务和银行、信托等其它业务多有交叉,因此盘根错节,整合十分缓慢。”

  “天生丽质”仍自弃

  在多年整合未果的情况下,中信忽然将大量房地产业务出售给中海外,令外界颇感意外。在宋延庆看来,这是由于集团对房地产业务已经“忍无可忍”。

  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数据,2010-2015年,中信地产销售额分别为282亿元、255亿元、236亿元、445.1亿元、215.2亿元和231.3亿元。除2013年业绩陡增外,其余年份都停留在200多亿水平。其销售额在全国百强房企中的排名,也从最初的第12位滑落到第41位。彻底跌出“第二军团”,沦为平庸。

  宋延庆认为,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中信地产属于极少有的“天生丽质”。其背靠央企,母公司旗下拥有银行、证券、地产、实业等多项业务,一旦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会极大增强房地产业务的竞争力。

  但过去这些年,中信地产似乎并未有效地利用这些优势,反而在战略上出现误判。2009—2010年间,中信在各地拿下多宗高价地项目,进入销售阶段,但很多项目陷入困境。

  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北京亦庄的“中信新城”和广州荔湾的“西关海”。两个项目均在2009年获得,“中信新城”地块以52.4亿元总价成为北京“地王”;“西关海”项目的楼面单价则达到1万元/平方米,创荔湾区新高。到2012年,前者陷入滞销困境,资金链压力巨大;后者在后期开盘时降价销售,利润受到明显挤压,并最终转让。

  宋延庆认为,作为中信集团旗下最重要的非金融业务,中信地产占用了集团大量资金,项目周转率低、回款情况不佳。他表示,很多央企的非主营业务不被重视,得不到资源、人员等倾斜,造成业务发展缓慢。就中信地产的实际情况而言,更多是由于缺乏专业运营能力所致。

  中信泰富的发展相对平稳。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信泰富这两年加大了对中部优质城市的进入力度,比如武汉,且业务侧重在一些综合性地产项目上。而其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市场,总体业绩不错,很多项目的拿地时机和地段都把握到位。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泰富在海南的旅游地产项目运营也存在困境。2014年,公司曾因“囤地”被海南省国土厅约谈。

  总体而言,中信的地产业务难尽如人意。根据中信股份2014年年报,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315.3亿港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7.8%,同比下降18.6%。2015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为72.23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3.6%,同比下降24%。地产业务的利润贡献,虽然仅次于金融业,但也仅相当于后者的不到15%,远未达集团预期。

  由于周转速度慢,从2009年开始,中信地产共转让旗下4个项目的股权。其中,广州“西关海”、三亚“中信半岛云邸”两个项目在转让中,债务总额超过其转让价格的一倍。中信泰富也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转让了旗下的两个项目。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中信曾希望将房地产培育成和金融产业并驾齐驱的一块业务,但目前已宣告失败。最近两年来,中信地产的拿地动作明显放缓,可见其对传统的住宅开发业务已“无心恋战”。

  房地产业务“变身”

  相比之下,中信地产近年在商业地产领域发力明显。中信地产于2014年成立中信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商管”),并在去年11月首度披露其战略布局:拟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金石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商业地产基金平台,管理旗下超过百万平方米的商业和酒店项目。此外,中信地产还以PPP模式主导一些城市运营项目。

  中信股份在发布的声明中称,此次收购为公司“重新定位国内房地产业务”的举措,交易将使中信能更专注发展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综合项目的开发。

  上述中信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在中信地产整合后,这些项目有可能最终留下,作为其发展商业地产和综合体的基础。

  事实上,中信手中不乏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在中信股份的上市资产包中,共有4家公司从事房地产业务。除此次交易涉及到中信地产、中信泰富外,还包括中信和业、中信兴业。

  中信和业于2010年拿下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项目,拟打造成北京市的最高建筑“中国尊”,就其地段和体量而言,堪称中信旗下最优质商业物业之一。中信兴业旗下除大量港口、基建等项目外,还与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共同运营PPP项目“中信(宁波)西店新城”。

  此外,非上市资产中的中信国安集团,旗下也有相当规模的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项目,分布在北京、廊坊、太仓、北海、峨眉山等地。

  再加上中信泰富旗下的11个商办、酒店和高尔夫球场项目,交易之后,中信旗下的房地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42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