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联合完成。调查包括老年人个体特征、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老年参与、养老资源、养老安排等六个方面。全国28个省市的11511位老人接受了调查。
中国养老困局:城乡退休金差别明显相差22.5倍
调查显示,约有四分之三的老人自报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颈腰椎病是最常见的几项慢性病。
中国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7.4岁,比男性高五岁。一般观念认为女性寿命更长,比男性更健康。实际上,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是轻度失能还是严重失能,女性的比例都高于男性。这也给正在拼搏的“女汉子”们敲了一记警钟,注重健康有必要从现在开始。
调查表明,良好的受教育情况有助于缓解认知老化的情况。低教育组认知得分下降的拐点发生在65-69岁,高教育组则发生在80-84岁。此外,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上升,老年人抑郁得分逐渐下降。
城乡差别在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清楚显示,尤其是在经济收入上。以养老金为例,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平均每月3174.69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为2400.22元,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为1387.2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为141.21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平均水平的22.5倍。
从住房上来看,85%的老年人有一套以上房子,其中78%有一套,6%有两套,1%有三套以上。尽管这一指标上仍然存在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的住房拥有率高于农村,但是差距与养老金差距相比并不算悬殊。87.75%的城市老人拥有住房,而79.97%的农村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房屋的价格远远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乡老年人的财产差距出现更加巨大的差异。
由于规模越来越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已经非常弱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中国应对养老困局至关重要。调查显示,老年人虽然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很大,但是真正享受到的养老服务却非常有限,农村这一状况尤为突出。
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30%。如何应付养老挑战将是未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 中国养老困局:城乡退休金差别明显 相差22.5
- 总理先打预防针再派定心丸:定能完成主要经济目标
- 地方企业成对外直接投资主力 前两个月投资额占比
- 2016年将设19家免税店 部分海外购物消费回
- 李克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 李克强首次详解新经济内涵 新旧动能可形成混合动
- 政府报告起草组成员肖炎舜:《政府工作报告》五大
- 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改革探索要建立容错机制
- 财政部:规范和加强彩票资金构成比例政策管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