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加上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全世界都在问,中国这个引擎还能不能保持动力?或者更直接地问,中国的GDP还能守住6.5%吗?
“你让我同意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面对这个问题,李克强回答说,“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华北区主管合伙人谢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动能不断产生,政府既不能束缚生产力发展,又要跟得上新事物发展的速度,改革充满挑战。
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去年是世界经济6年来增速最低,我们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李克强说,“(我们)并没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持续的路,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
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与新兴产业高速增长、供给不足同时并存。
“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李克强如是总结。
今年的目标是个区间,区间的下限是6.5%,看似比去年低了不少,可是考虑到当前的整体形势,要实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努力。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又深度地融入世界经济,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本身也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李克强坦言。
对于未来,李克强首先给大家打了“预防针”:“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紧接着,总理又派出了“定心丸”:“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金融决不能“脱实向虚”
谢安认为,在新常态下,新的动能不断产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政府要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既不能阻碍新事物发展,又要追得上新事物发展的速度。”
新动能尚在积累,传统产业仍困难重重。作为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企业债务率高企并不新鲜,但在去产能过程中“关停并转”的实施,却又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新的风险。而要化解风险,金融改革事不宜迟,发展直接融资更加紧迫。今年以来,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支持债券、股市发展的诸多政策,李克强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股市、汇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波动,也让市场担心改革进度是否会受到影响。
对此,李克强明确表示,不管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本质上是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不仅如此,李克强还相信,金融改革还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活水。“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他强调,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绝不能脱实向虚。
- 地方企业成对外直接投资主力 前两个月投资额占比
- 2016年将设19家免税店 部分海外购物消费回
- 李克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 李克强首次详解新经济内涵 新旧动能可形成混合动
- 政府报告起草组成员肖炎舜:《政府工作报告》五大
- 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改革探索要建立容错机制
- 财政部:规范和加强彩票资金构成比例政策管理
- 中国经济不会击穿6.5% 财政赤字率仍有调整空
- 李克强于3月24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