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经营口岸进境免税店自海关批准之日起,经营主体应在1年内完成免税店建设并开始营业。也就是说,至少有19家免税店将于今年建成开始营业。
上海金融学院浦东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水陆口岸开设免税店,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进出境人流量多,确实可以促进消费,与机场口岸形成互补。
据统计,2015年我国出境规模达到1.2亿人次,境外消费额为1.5万亿元人民币,至少有7000亿元至8000亿元用于购物。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庄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贸发展中,进口的提升也很重要。增加免税店可以将一大部分海外购物消费转移到国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设立免税店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未来,当税收制度和海关监管得到一定完善,有可能在除机场、水陆口岸以外地区设立免税店。”庄芮预计。
- 李克强: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
- 李克强首次详解新经济内涵 新旧动能可形成混合动
- 政府报告起草组成员肖炎舜:《政府工作报告》五大
- 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改革探索要建立容错机制
- 财政部:规范和加强彩票资金构成比例政策管理
- 中国经济不会击穿6.5% 财政赤字率仍有调整空
- 李克强于3月24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
- 研究报告公布世界幸福国家排名:丹麦第1中国83
- 调查:近六成城镇居民满意个人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