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16日发布数据,今年1至2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7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其中,2月份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
“与去年相比,当前用电量总体保持平稳,特别是前两个月用电量增速略有回升,2月份增速达到4%,反映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缓解迹象。”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说。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用电量增速也呈现出换挡趋势。去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5%,增速比2014年下降3.3个百分点。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用电量增速略有回升,但总体仍处于低位。单葆国认为,用电量维持相对低速增长,主要还是受到工业领域调整的影响,显示去产能调结构的过程仍在持续。
数据显示,工业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七成。前两个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了2%。
这也与近日发布的工业运行数据相吻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比2015年12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观察用电量数据,除了增速,更重要的是结构。专家认为,工业用电的下滑并非全是坏事。在工业用电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工业用电的下降与高耗能行业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直接相关。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江源介绍,受需求不足、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1至2月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比2015年12月份均有所回落。
与此同时,用电结构的积极变化还体现在第三产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前两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2月份当月增速高达15.7%。
高耗能产业用电下降、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这些积极变化也是去年以来我国用电结构改善的延续。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去年我国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同比下降3.4%,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在从高耗能产业向第三产业和生活用电转换,反映出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显现。
中电联预测,受经济转型驱动,信息消费、光伏扶贫、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将继续拉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总体判断,今年我国电力消费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
-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容 分布式新能源开展售电业务
- 科学家为中国碳排放量正名:对气候影响260年如
- 连云港前两月煤炭进口量远超去年同期472.2%
- 特斯拉能源墙引热议:能源界称是老技术换新装
-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容新能源售电业务更可操作
- 甘肃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 多举措保产销平
- 全国人大代表唐一林:应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发展
- 中国成为土耳其天然石材最大买家
- 北京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