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28日报道,距离北京大概200公里的迁安市,是景言至从小长大的城市,人口大约75万人。大约10年前,随着钢铁和其他原材料生产的爆发式增长,以钢铁铸造为主要产业的迁安市开始了经济腾飞。住房建设如火如荼,伴随着价格的飞涨,买房在当时被看做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
“现在我只想他们能把钱还给我。”景先生说。他投资的那个楼盘是个期房,2014年时停工了,当时正值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从那时开始,开发商所说的一切在上百个受到影响的家庭听起来不过都是讨好和托词。公寓楼将会在几个月内完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为宣传城镇化项目而打出的口号“回家的安宁”还依稀可见,但象征着城镇化的那些大楼却仍旧是光秃秃的钢筋水泥。
当地政府开通了专门处理百姓投诉的热线电话,却根本没用。负责房地产投诉的那个部门始终无人接听。景先生说,“我认为他们不会永远放在那里不完工,但是如果他们能把钱还给我,我还可以去买已经建成的楼房,面积还可能更大。这两年房价已经跌了很多”。
在街对面一个相对平常一些的小区,退休人员、65岁的王宝来(音)也有很多怨气。那些现在已经停工的楼盘建设工地原本是他的家和菜地。开发商用现在他住的这套质量不好的房子作为赔偿拿了他家的地,价格十分便宜,而且王宝来认为根本“不够”赔偿。
报道称,这是房地产行业大爆发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那时候对地产企业来说只要你有关系任何投资都是值得的。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现代住房的大量需求。地方政府在卖地中找到了财源。面对尚未十分发达的金融体系,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选择的中国数千万储户决定倾其所有买房,有的人甚至会买两到三套作为投资。大量空城涌现,有的甚至没有人居住,成了“鬼城”。
中国政府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一政策催生了大批新的建筑项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年前中国的城镇人口占人口总量30%,如今已达到56.1%。近20年来已经有将近3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政府预计,到2020年还将有1亿人落户城市。
报道称,中国的很多富翁都是依靠地产行业的大发展而起家,继而积累了财富,比如大连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其他行业的企业也想投资看上去钱特别好赚的地产业。
最近两年,情况发生了逆转。虽然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没有显现出趋稳的迹象,但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则维持在三四线城市的水平,经济的低增长让一些不太重要的城市的需求大幅下降。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截至去年底,待售普通住宅和商业用房的面积已经超过了7.18亿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15.6%。如此大的闲置空间足以安置550万个四口之家,或者说22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的总人口。然而据估计实际的空置面积可能更大。据报道,万达集团已经将今年的销售目标从去年的1600亿元人民币下调至1000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房地产销售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销售下降对于中国地产行业来说意味着沉重打击。
济南大学城市规划专家胡刚教授称:“2008年以来,很多房地产企业受到低地价的吸引都转战三四线城市。但是随后便发现在这些城市很难清库存量,因为这些城市的人正在离开。政府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有限,并且还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居民享受着最高水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
报道称,恰恰是为了抵消这一趋势,缓解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的压力,中国政府的城镇化战略正在鼓励农村人口向更小规模城市的移民。这已经成为政府制定的几项首要任务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空置住房问题。
为了鼓励农村人口向更小规模城市移民,中国政府宣布将会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各种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教育或医疗等也将向无户籍人员扩展。在这些城市购房的首付比例也将从原来的25%降低到20%。此外,还将设法给在附近城市购房的农村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人群提供贷款便利。
报道称,一些有能力投资的人却并不一定有这样的热情。在河南省中部梁祝镇生活的老李一家得到了一个搬迁到附近的驻马店市一套现代化公寓楼生活的机会,价格也在他家的负担能力之内。然而他们却宁愿留下来,“我舍不得我现在这个院子。”老李说。
- 广州限购政策待研究 业内看涨3月楼市
- 分析人士:降准利好地产等资金敏感型行业
- 政策暖风下的经济隐忧:楼市或暗藏风险
- 建筑业去年纳税额不降反升 今年营改增遇难题
- 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即将落定 保税进口模式承压
- 上海首月房贷增量创新高 6家银行首套利率低至8
- 广州楼市推去库存新招:首套契税按区划分
- 报告:养老地产存用地规模过大高端项目扎堆成问题
- 我国二三线城市楼市加快去库存 量升价未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