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发改委: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其他行业  2016-2-29 11:19:4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战略部署,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有力推进了相关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提振了骨干企业发展信心。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战略部署,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有力推进了相关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提振了骨干企业发展信心。

  一、轨道交通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多点突破

  一是我国高铁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支持中国标准动车组及高铁关键装备研发试验工程、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建设,两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下线,并在大西线的试验考核中,最高试验时速达到385公里,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化,中国标准覆盖了动车组主要标准的84%,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在重庆4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示范应用,信号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系统设计、产品制造、工程实施和应用维护能力显著增强,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现进口替代。中车长客公司现代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关键技术自主化开发及整车集成应用、中车株洲机车公司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城际动车组产业化等项目,自主发展多种制式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填补国内空白,满足了轨道交通市场多样化的新要求。

  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坚持标准支撑、质量先行。建立了上海、广州、重庆、沈阳4个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以及北京、芜湖2个公共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协调国标委成立了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协调认监委建立了机器人产品联盟认证制度。目前,我国首个机器人权威认证标识(CR)已获正式批准。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重点突破。大力支持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目前,苏州绿的公司谐波减速器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埃斯顿、广州数控、新时达生产的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已在机器人整机中大规模应用。

  三是坚持示范应用、扩大内需。着力推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示范应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海尔、迈赫、澳柯玛等龙头企业大量采购应用了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帮助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有力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加速超越

  一是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重突破。比亚迪“三擎”动力插混系统全面搭载于高端混合动力车型,市场销量居同类车型全国第一,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位列全球企业首位。上海电驱动AMT总成系统2015年实现配套8000辆,占国内插电式商用车市场的30%。

  二是先进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自主化、规模化取得显著成效。万向集团等企业高能量密度电池取得实质性进展,精进电动科技公司高功率油冷双电机机电耦合系统开发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批量进入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

  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显现,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一批整车控制系统、轻量化材料和结构、电机、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化项目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创新发展,产业形态趋于完善,整车产销量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规模处于国际前列。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增长4倍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四是放宽准入,产业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成效逐步显现。北汽新能源、杭州长江汽车、北京长城华冠等一批研发实力突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相关技术领域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兴企业加大投入,积极申请,增强了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一是精准化聚焦,突破医疗器械技术瓶颈。重点开发了数字化探测器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等关键技术。支持了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等设备,推动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体外诊断产品产业化,重点发展了心脏起搏器等植介入产品。沈阳东软PET-CT、山东朗润磁共振成像系统、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专业化引导,提高创新药物研制水平。推动了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创新和产业化,加快了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仿制,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江苏恒瑞、同联集团等多个1.1类新药及其原料药产业化项目得以加快建设实施。

  三是现代化引领,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支持微波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微波干燥等新技术和专用设备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加快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线监测等技术推广,推动了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五、现代农业机械高端产品取得突破,骨干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是高端农机产品取得突破。重点支持了一批技术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高端农机产品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常州东风等自主研制的大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CVT无级变速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等高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黑龙江农垦等连片种植地区开始与国外品牌同台竞争,市场份额明显提高。

  二是薄弱农机产品实现产业化。围绕解决新疆棉花、广西等省区甘蔗机收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组织农机用户与农机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国产采棉机、甘蔗收获机实现批量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解决当前我国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收获的燃眉之急。同时,通过“用户+制造”的创新模式,产品可靠性、适用性显著提升,用户对国产农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三是农机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支持中国农机院、中国一拖等国家级检测中心和国家级标委会依托单位,建设提升了谷物联合收割机研发与检测平台、拖拉机试验检测平台,我国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检测能力体系得以健全,标准制定验证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技术升级的作用愈发显现。

  四是行业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重点支持农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重大产品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中国一拖、福田雷沃收购国际高端农机企业麦考密克(McCormic)、阿波斯(Arbos)、马特马克(MaterMacc)、高登尼(GOLDINI),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六、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实现自主设计建造。启动了天然气浮式存储再气化装置、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产品的国内自主设计建造,推动自主品牌设备和系统装船,总体进展顺利,我国船舶工业高端产品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关键设备和系统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支持了海洋钻采系统、油气处理系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了自主品牌,船用配套产业自主化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15年,中央航运企业开工建造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三大主流船型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达到80%以上。

  三是骨干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支持了一批骨干船厂建设数字化示范工厂,船舶研发设计、集成制造、全寿命周期服务加快融合,生产组织、现场管理、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国内骨干船厂钢材一次利用率、分段预舾装率、每万元销售能耗、每修正总吨工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更加完善。支持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机研发试验平台建设,形成了性能特性、可靠性、油耗率、排放、爆压、振动、噪声等核心指标的测试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变革的新动向,着眼于破除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一是突破智能化关键技术。适应智能控制、感知测控、人机交互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核心智能部件研制。二是扩大国内市场应用。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品牌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示范应用。三是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以国家级检验与认证机构为依托,完善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开展有关高端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检测与认证工作。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22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