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稳,经济就能稳,工业强,国家就能强。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外,八个部委还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苗圩表示,2015年,我国工业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积极的变化,创业融合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不过在肯定工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工业呈现的下行趋势。对于如何遏制工业下行趋势,苗圩表示,第一,将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第二,重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全力以赴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第三,将坚定不移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首先,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工信部与发改委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次,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对能耗、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的这些企业,要把产能依法依规有序退出。此外,还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四是坚决停止以任何形式来审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第四,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第五,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用政府自身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化退出障碍明显,僵尸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负担。由于在处置“僵尸企业”、缓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职工失业的问题,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职工安置工作,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问题。对此,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规模为两年1000亿,用于职工安置问题,解决好职工安置、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 朱光耀:不能仅依靠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也需发力
- 工信部部长苗圩:我国制造业步入由大变强重要关口
- 多地“十三五”规划出炉 31省均明确GDP增速
- 机构称中国经济陷全面通缩的风险相对较小
- 港财政司长指若无提振措施港2016年经济或负增
- 稳增长实招不断:发改委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
- 中央部门预算改革铆住精细化 专家与第三方参与事
- 李克强:中国应对风险政策储备与工具充足
- 2016年G20着力探寻经济增长良方 东道主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