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75.4点,较节前一周上涨1.95%。节后,有3个主要因素导致现货钢价大涨:一是钢材期货价格震荡上行;二是钢坯吨价累计大涨百元左右;三是节后市场库存水平低于预期。目前钢市商家心态比较乐观,一些商家甚至出现“惜售”情绪。考虑到元宵节后终端需求将逐步释放,钢价走势还是以盘整趋涨为主。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上海、杭州、合肥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00元。在京津冀市场,价格大涨使得市场信心得到明显提振,节后工地陆续进入正常施工进程,对钢材终端需求将正常释放,价格还会继续上行。
在板材市场上,总体价格出现2%以上的涨幅。热轧板卷价格大幅上涨,上海、杭州、福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10元。目前,市场库存普遍偏低,只要需求一启动,对于钢价的支撑作用就会比较明显。中厚板价格上涨明显,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110元。在京津冀市场,虽然成交放量尚不十分明显,但市场的看涨情绪不减。
节后的铁矿石市场也是连续拉涨。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节后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基本平稳,部分矿山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个别资金状况较好的矿山则有“惜售”意向。进口矿价先跌后涨,普氏铁矿石指数在春节期间一度跌至每吨42.9美元,节后开市却是连续拉涨。截至18日,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47.15美元,较节前上涨1.6美元,创出最近3个月以来新高。国际主流矿山分化加剧,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四大矿山企业集中。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国内钢厂的开工率依然维持在低位,国内市场和钢厂库存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元宵节过后终端需求启动,钢市供需形势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 地方引调水工程“龙争虎斗”:遇地方割据
- 环保部长回应京津冀污染:打掉一批不达标小企业
- 超70%城市查出黑臭水体 住建部推广按效付费P
- 两部门合作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重点培育新经济增长
- 印度学者:中国开发冰川水或提高亚洲环境风险
- 光伏产业遇寒冬 龙头企业瞄准上游智造
- 弃风限电形势加剧 成风电产业发展最大障碍
- 川渝天然气实现大规模开发 最大单体气藏累计产气
- 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矛盾严重 新政鼓励市场交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