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诸多领域引领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商务领域,需求侧管理手段较多,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上海金融学院浦东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务部提出探索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外贸领域,重点在内贸领域。通过改善国内消费环境,以流通促消费,以消费促生产,提高国内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
“就外贸领域而言,可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和流通成本,加大国外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倒逼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商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对于国内物流、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影响较大,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信息化和标准化手段切实提高商贸流通效率,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肖本华告诉记者。
同时,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表示,推行供给侧改革对外贸发展以及对外投资等将带来三重利好。一是提高供给的质量和品牌,将提高产品竞争优势和附加值;二是扩大供给的范围和内涵,如“一带一路”建设为合作提供了新增长点,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将有助于化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三是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发展理念输出也将反向推动供给侧改革。
据悉,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早已对供给侧改革作出重要说明。会议指出,在外贸方面,实施“优质优价优进优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区、培育出口品牌等都是供给侧改革。
此外,在双向投资方面,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同样是供给侧改革。在对外谈判方面,商谈投资协定、自贸协定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说到底是期望通过改革落后生产力、盘活供给端,来提高供给效率、改善供给结构,从而达到带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所以落后的生产效率会被淘汰,增加整个社会生产成本的物流、金融行业也会面临改革,与民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及民生行业都会成为改革重点关注的对象。”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告诉记者。
- 财经观察:今年全球经济呼唤风险意识
- 日本专家认为中国新经济值得期待
- 专家称电子商务结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未来
- 多地出台PPP项目奖补政策 最高奖补500万
- 财政部:全国财政收回存量资金3658亿 用于保
- 经济统计方法应全面反映经济结构变化
- 高盛高华:整体经济增速存不确定性
- 美国土部称九成假货来自中国 专家称数字不现实
- 新消费万亿级市场能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风口?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