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下降有利于提升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顾弦表示,油价下降为国内消化债务压力、调整财政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政策提供了机遇。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政治协商,帮助缓解产油国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不宜对油价变化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过度反应。
黄皮书分析,在长期供给面冲击下,油价将结束此前的超级上涨周期,而在较低的均衡水平左右波动。预期2015~2016年油价将维持在50~65美元/桶左右的均值水平,并且在未来5~10年内油价都将保持在低位,即为“油价新常态”。
顾弦表示,2014年6月以来,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石油长期供给面的改善。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六轮油价下跌的历史,供给面改善将在长期内抑制油价上涨。
黄皮书分析,短期来看,美国的石油供给增长不会显著改变,油价走向主要取决于OPEC会否减产。基于目前中东的地缘局势,各国之间的博弈是一场“囚徒困境”,率先减产者损失最大。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只要油价水平仍然高于产油的边际成本,沙特难以主动减产。
“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会出现以靠近边际生产成本为定价原则的低油价时代。”黄皮书提出,考虑到各类采油厂商的现金流状况以及页岩油气厂商巨大的前期投入,厂商对油价的承受力将在略高于采油边际成本的水平。
顾弦表示,油价大幅下跌可能带来石油出口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波动,但此轮油价下跌对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明显,因此,通过资本市场联动性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可能性也不大。
一方面,油价大幅下跌通过影响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主权债利差升高以及股票市场下跌。这种情况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以及OPEC国家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上已经有所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石油的金融属性以及风险偏好特征,在由需求放缓主导的油价大幅下跌过程中,股票市场往往也出现大幅下跌,但由于这一轮油价下跌更多是由长期供给因素导致,所以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总的来说,油价下跌给2015年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保增长压力减小,为缓解国内债务压力提供了空间。”顾弦说,油价下跌带动了工业利润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者真实收入增长,对GDP增速也起到了刺激作用。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压力减小,为消化前期过度债务积累和降低债务杠杆提供了时机。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石油净进口国,不能因为石油价格下降延误对能源消费的控制,不能延误替代能源创新。在财政政策方面,可考虑减少对能源消费的补贴,增加对石油消费征税,将所得税收用于补贴中低收入群体或者支付改革成本。
黄皮书分析,强势美元和低油价组合为外汇储备管理改革提供了最佳机遇。未来几年应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机构多元化改革,借助制度力量和市场力量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真实购买力的保值增值。同时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政治协商,帮助缓解产油国的地缘政治冲突。
黄皮书预计,在未来5~10年的长期需求基本面,也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没有太大起色的前提下,此轮油价下跌的最低点将在40美元/桶左右,未来5~10年油价均值将维持在低位。此外,此轮油价剧跌后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在短期内促成油价反弹,但是不会改变中长期内的低油价格局。
- 外媒:中企收购目标瞄准发达国家技术龙头企业
- 工信部印发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指导意见
- 国内成品油出口拟放开 地方炼厂喜忧参半
- 油价继续暴跌 中国将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
- 首个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落户中国石化
- 中石油将重组天然气业务 迈出改革第一步
- 新电将改6个配套文件下周发布 百家售电公司抢先
- 欧佩克原油出口价六年来首次跌破每桶40美元
- 成品油调价窗口今日开启 油价将迎年内第11次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