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房企全力回归一线城市的背景之下,京沪土地资源的稀缺已影响到房企的中长期布局。对于开发商来说,京沪土地不是不贵,而是不得不拿。由此,尽管高层为房地产去库存绞尽脑汁,但今年的土地市场特别是在京沪两地却尤不缺“地王”,土地狂欢盛宴成了流水席,“逢拍必地王”、“面粉贵于面包”甚至成为一种常态。“以前在北京拿地,喝了酒就敢去拿。现在拿地,得吃了药才敢去。”有开发商戏言。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009年前后京沪两地诞生的“地王”项目至少仍有二十余个尚未“解套”,一时风光的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痛。
面对2015年京沪层出不穷的“地王”,业内担忧的是,在地价的推动之下,京沪两地住宅正在趋于豪宅化。在今年楼市需求集中释放、行业投资数据尚不乐观的情况下,到2016下半年,市场是否会面临“需求支撑不足”及“供需关系反转”的局面?“地王”项目能否安然?
狂欢
今年京沪两地“地王”迭出,土地狂欢盛宴成了流水席。这些“地王”支撑着今年北京土地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截至11月底,北京今年土地出让金总额已达到1920.77亿元
“价格实在是太贵了!竞拍到一半的时候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接受底线。”这是10月20日北京丰台区樊家村地块竞拍现场疯狂的一幕。当天,在经历了73轮的激烈争夺之后,央企葛洲坝最终以总价49.5亿元、配建4.1万平方米保障房面积的代价,将丰台樊家村地块收入囊中,溢价率50%。经测算,加上配建部分的成本,该地块最终商品住宅部分的楼面价高达7.5万元/平方米,不仅创下北京今年以来楼面单价的新高,也刷新了内地住宅用地成交价格的历史纪录。
樊家村地块的骇人高价,只是今年北京土地市场高潮迭起的一个缩影。根据北京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在北京今年前11个月成交的100宗土地中,有25幅地块楼板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其中更有9幅地块楼板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换言之,未来这些项目售价起码在5万元/平方米以上,甚至必须超过10万元/平方米才有利润空间。
这些“地王”支撑着今年北京土地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截至11月底,北京今年土地出让金总额已达到1920.77亿元。若加上位于通州区、怀柔区、昌平区、大兴区以及顺义区7幅预计年内出让、总起拍价67.75亿元的土地,北京全年土地出让金超越2000亿元即为大概率事件,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相比北京,虽然上海今年土地市场相对理性,但竞争同样异常激烈。据上海链家地产研究部数据,截至12月15日,今年上海经营性住宅用地总成交46幅,总成交金额944亿元,其中楼板价在3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用地共成交7幅。由于2014年是上海土地供应的极大年,故从成交数量、成交金额来看,今年都未曾超越去年,但从溢价率水平来看,今年溢价率超过100%的土地有8幅,占全年出让总数的17%,超过去年的12%。
上海今年土地市场的高潮出现在11月25日新江湾城宅地的竞拍中:现场12家房企竞标,经过数轮争夺,最终由信达地产以72.99亿元、名义楼板价4.9万元/平方米收入囊中。若扣除20%保障房面积,这一宅地商品房部分的真实楼板价超过6.1万元/平方米,刷新了上海住宅楼板价的纪录。
隐忧
房企蜂拥一线城市“抢地”,土地狂欢背后的风险也由此聚集。“拍地前痛苦三天,拍地后痛苦三年。”开发商看似戏谑之语的背后,是残酷的行业现实
“拍地前痛苦三天,拍地后痛苦三年。”开发商看似戏谑之语的背后,是残酷的行业现实。资本推动下的土地狂欢,背后的隐忧并非无人预见。在业绩推动、避险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房企纷纷涌至一线城市抢夺土地,风险或许由此聚集。
在京沪两地一些“地王”迭出的区域中,不乏市场争议者,争议最大的非丰台区莫属。在北京今年的土地出让中,作为城六区一员的丰台可谓“出尽风头”。由于丰台区域是目前北京五环内唯一整片开发、集中供地的区域,在土地资源较少且以郊区供地为主的格局下,显得尤为稀缺。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导致2015年北京成交的9幅楼板价超5万元/平方米的高价地块,丰台区独占4幅,最低楼板价超出4万元/平方米,最高则达到7.5万元/平方米,“面粉贵过面包”已是常态。
11月2日成交的丰台南苑乡地块是这些高价地块中颇具争议的。该地块挂牌出让起始价55.6亿元,最终为华润招商华侨城联合体所得,代价是83.4亿元、再配建5.7万平方米公租房。经业内人士测算,除去配建的公租房后,剩余13.9万平方米纯商住宅的楼面价高达5.6万元/平方米,比此前一周成交的南苑A地块楼面价高出了6000元/平方米。如此高的楼面地价,意味着未来该项目售价必须超过10万元/平方米才有一定盈利空间,而目前该地块周边的在售商品住宅项目“天恒金融街公园懿府”成交均价仅在4万元/平方米。
“丰台区作为市场热点区域,房企竞争较为激烈,短期内同区域拿地成本区别较大,抑制了项目发展灵活度。”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杨科伟表示,在国企集中推动下,区域价值会有整体提升,丰台区来年豪宅地位已然落定。但是,在2016年高端住宅供应集中的情况下,用远高于周边项目的成本参与同区竞争,必定会成为该项目竞争的短板,不具备灵活的价格调整空间。那些周边尚未开发的同质地块较多、且在成本上处于劣势的高价地块,其竞争压力巨大。
类似现象在北京今年尤为普遍。11月13日,限购政策最严格的通州台湖惊现“地王”——楼板价高达3.8万元/平方米,预示着其未来售价要高达每平方米8万元左右,而周边目前最好的洋房产品售价仅有每平方米4万元左右;紧接着,11月16日,顺义仁和镇两地块被北京城建斥资49.89亿元拿下,溢价率50%,再创区域楼面地价新高。据测算,顺义两宗土地的楼面价分别为3.3万元/平方米和3.4万元/平方米,较周边小区二手房成交价格2万-2.2万元/平方米左右高出50%以上。
在相对理性的上海土地市场,“地王”的诞生亦伴随着质疑之声。以新江湾城宅地为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江湾城板块原本定位高端社区,周边项目以大面积户型为主,而信达此番高价拍得的新江湾城宅地要求配建保障房面积占20%以上、中小套型住宅面积不得低于60%,这些限制与板块定位根本不符。另据记者了解,以“上海最后一片湿地”作为卖点的新江湾城,事实上多年来一直有业主为环境污染而投诉奔波,导致区域内楼盘的入住率不高,缺乏人气。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杨红旭测算,新江湾城“地王”要想不亏钱,未来项目精装修公寓单价必须超过8万元/平方米,叠加产品则必须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按照房地产周期规律、豪宅价格走势和新江湾城本身的规划缺陷,未来两年新江湾城的公寓豪宅均价几乎不可能上涨五成。
- 党报谈房地产库存仍现压力大称:或是一笔甜蜜的负
- 54城住宅12月成交现暖冬 北京部分老项目封盘
- 深圳华侨城香山里98套房源已由房管局解锁
- 鹰君将收购东京六本木两物业延期至明年6月30日
- 龙光地产以10.82亿包揽深圳坪山三宗商业地块
- 绿地以5亿元再夺合肥新站区商住地 溢价率达15
- 旭辉北辰联合体22.53亿将摘得合肥商住地 溢
- 青岛平度2.72亿推5宗地块 总面积达25.4
- 新湖中宝疑2.4亿收购上海虹口宅地 支付拆迁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