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指出,日本在高铁项目上花了很大代价,提供了绝大部分资金,但高铁这样的战略性决策,未来变动因素很多,盈利面低。考虑到印度征地困难,再加上如果没有规模效益、没有高收入群体、没有配套地产开发效益,沿线没有GDP较高的城市群,大概很难收回投资。目前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火车票价是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00元),高铁票价可能是目前火车票的三倍,印度百姓不见得能承受,结果可能类似前几年刚修好的德里通往泰姬陵的高速路,很多人为了省300卢比(约合30元人民币)的高速费,仍然走原来的老路。
“任何操作这个项目的企业肯定要算经济账,虽然日本方面提供无息贷款,但商业风险仍然不小。”有专家说,德里通往泰姬陵的高速路搞了十几年才建了不到200公里,而高铁要复杂得多。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日本坚持从铁路沿线对经济发展辐射作用来规划高铁,为印度制定了详尽的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仅调查了印度旅客可接受的高铁最高票价,还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可估算“票务收入”的模型,据此估算出高铁列车费用仅为同一线路空调列车的1.5倍。日本团队预测,2023年高铁投入运营后,每天旅客数量将达到4万人次,届时其票价将参考相应的普通列车票。
此外,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公共系统博士拉玛克里希那撰文称,若要建造高铁,一个国家的实际人均GDP的购买力平价(PPP)应该至少达到5000美元,而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4年印度人均GDP的PPP为5244美元。预计2023年高铁投入运营时,印度人均GDP至少增长50%,从而保证普通民众可以承担得起高铁费用。
其实,在印度,对于是否适合建造高铁一直有争议。不少印度媒体都认为,由于高铁造价和运营价格较高,与其花费重金新建高铁,不如将英国殖民地时期留下的庞大铁路系统提速,这样更经济适用。
还有分析指出,此次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为印度修建高铁提供80%的资金支持(约120亿美元),而且贷款条件极为优惠,还款期限长达50年,利率更是低至0.1%。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双方还就技术转让达成了原则性协议。中国前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事毛四维认为,日本的贷款利率之低世所罕见,显示日本下决心要拿到印度高铁的项目。
从长远看,高铁项目只是双方拉近经贸合作关系的“礼物”。在安倍访问印度期间,两国签署的16个协议中还涉及其他重要的经济和防务协定,两国合作有全面铺开之势。经济方面,日本为支持投资“印度制造”的日本企业,将设立约120亿美元的基金,显示日本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信心。此外,两国还准备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出13个大的合作项目,包括货运走廊、地铁、公路和港口等。安倍与莫迪还探讨了如何推进“日本工业城区”计划,拟建设11个工业城。
-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启动 设计时速将达180公里
- 航班时刻改革探索拍卖模式 白云和浦东机场先试点
- 11月汽车销量同比大增两成 政府减税带动车市回
- 中蒙俄经济走廊或扩围 吉林提出图们江线路
- 京滨京唐城际铁路预计2016年下半年全线开工
- 地方十三五一带一路 首推交通基建项目
- 中远中海重组迎重大进展 旗下7家上市公司有看头
- 中国制造2025北京方案出炉 抢占新能源车八
- 官方答疑地方车改 杜绝变相福利和“两头占”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