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总体均衡
21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改善,资金面总体均衡。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行情),回购利率短降长升,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在1.84%,涨3bp,跨新股发行期的7天利率则跌3bp至2.32%,14天和21天品种分别下行1bp、23bp。更长期限的1到3个回购利率均不同程度走高,其中1个月品种上行约23bp至3.35%。
交易员称,在央行投放MLF资金后,昨日中资大行出资情况改善,但在短期多种因素影响下,市场资金需求持续旺盛,资金供需均衡的格局仍存在被打破的可能。该交易员就指出,21日早盘隔夜回购利率开盘报1.81%,与前加权平均利率持平,但因隔夜需求高热不退,盘中加权利率震荡走高,全天有所上行;7天利率早盘直接低开10bp,而后也逐渐收敛跌幅,到收盘时加权利率仅比前值低3bp。
上周后半周,跨年资金需求持续升温,流动性出现边际收紧,而大行出资意愿有所下降,致使流动性趋紧开始向短端蔓延。在此情况下,21日,央行宣布对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6个月,规模1000亿元,利率持平前次的3.25%。
分析人士称,央行开展MLF操作,有助对冲资金外流对中长期流动性的不利影响,但投放规模有限,且本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此举也可能是到期续做。往后看,资金外流的影响仍需对冲,年底季节性资金需求大,流动性仍易发波动,预计必要时央行仍会提供流动性支持。
投放没有到头
年底资金需求持续旺盛,而新股发行、跨境资金流动性亦增添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市场机构认为,年底流动性易发波动,也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期,降准可能性不排除,但也可能采用SLO、SLF、MLF等中短期流动性工具进行过渡。
从上周开始,跨年资金需求开始增多,年末效应崭露头角。交易员称,因年底监管考核,机构谨慎应对流动性管理,倾向增加资金储备,在提升资金需求的同时,也降低大行出资积极性,容易诱发流动性波动,而今年底有新股发行扰动,叠加居民本外币资产再配置与跨境资金流出造成的本币流动性紧缩效应,使得短期流动性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目前资金面仍呈均衡格局,但供需的此消彼长容易导致资金面迅速转紧。
央行上周开展MLF操作已释放信号。市场普遍认为,货币当局维护流动性适度宽裕的态度明确,未来在该出手时会出手,加上调控的工具相当充足,可确保流动性不出现持续大幅的收紧;年底降准可能不能排除,但考虑到年底财政存款一次性释放使得明年初流动性存在极大改善可能,面对短期流动性波动,央行也可能利用SLO、SLF、MLF等中短期流动性工具进行过渡,进一步降准或许综合考虑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结束十连跌 但贬值压力仍然较
- 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社会保险费或将降低
- 美联储加息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 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发布 保险与投资理财成新亮点
- 信息发展领跑监狱信息化业务 50多家机构组团调
- 小额农贷推动渔民休渔期另辟财路
- 美元加息靴子落地留猜想 人民币押宝3.4万亿外
- 机构报告:今年中国公司跨境IPO增长势头强劲
- PPP蹒跚站上稳投资风口 2016年有望迎签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