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期间子午线轮胎一条龙项目以后,我国橡胶机械国产化取得巨大进展,橡胶机械进口大幅减少,压延、裁断等产品除‘独生子女’设备外已大多不从国外进口。”橡胶机械行业专家杨顺根介绍说,“但近两年我国轮胎行业又开始喜爱进口设备,这是一件值得橡胶机械行业思考的事”。
中国化工报记者调查发现,进口设备大幅反弹主要驱动力是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轮胎行业生产规模已上台阶,但结构性过剩是不争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轮胎行业唯一出路就是转型升级,为此多家轮胎企业将转型升级作为今后投资重点。这就相应要求橡胶设备转型升级。轮胎企业更多考虑设备的自动化和稳定程度。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首选进口设备,说明我国橡胶机械与国外进口设备在性能上还有一定差距。国产压延设备在我国轮胎行业还处于不被信任阶段,95%以上压延生产线都从国外进口。钢丝帘布裁断生产线,德国费舍尔公司处于第一品牌,其较高的稳定性很受我国轮胎企业青睐;一次法成型机,在精度和自动化方面以荷兰VMI公司产品为首选。
国外橡机制造商降低销售价格和出口汇率的变化促进了进口设备的反弹。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外品牌橡机制造商放弃高品质高价位的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大幅度主动降低设备价格。以硫化机为例,以前进口硫化机价格是国产的2倍,现在差距就20%左右。荷兰VMI公司的一次法成型机近年价格也大约下降10%。世界橡胶机械主要在欧洲和日本,美元走强、欧元及日元走弱,有利于这些地区产品的出口。这样进口设备价格进入我国轮胎企业可接受范围,加上其性能较好,进口设备性价比接近或超过我国橡机产品。三角轮胎集团副总经理谭俊说,我们公司大规模选用进口设备,主要考虑是价格性能比。进口设备尽管稍多花了些钱,但综合考虑节能、环保、效率等方面,进口设备性能比更高。
另外,国外橡机企业在我国建立合资、独资企业也有利于国外品牌开拓我国橡机市场。加拿大RMS与大连橡塑合作生产三复合挤出生产线;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与大连橡塑共同合作生产钢帘线压延机;荷兰VMI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烟台飞迈机械销售额已占其总量的1/3以上;德国HF公司与双星机械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载重胎液压硫化机;日本三菱在常州成立独资公司生产硫化机,生产能力达到300台。另外世界橡机十强,如贝尔斯托夫、大陆机械等在中国都有驻地办事处。这些独资或合资公司的建立,可实现大部分产品或部件中国本土化生产,这样降低生产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国外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其在中国建立工厂,橡胶机械服务及备品备件的供应已不是障碍,这样也提高我国轮胎行业购买进口产品的热情。
针对轮胎行业大规模采购进口设备这一现象,橡机行业普遍认为,国内轮胎厂存在对国产设备“吹毛求疵”的现象,进口设备有问题是正常,而国产设备哪怕有丁点小问题都要被无限放大,甚至要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橡机行业认为轮胎厂互相攀比,争相从进口设备获取出国机会,使得国产设备的性价比优势被忽略。
轮胎行业则认为,这是当今形势下轮胎转型升级之必须。他们认为,我国橡胶机械虽然达到一定水平,但一些关键设备如压延、裁断、成型等生产线,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加工胶料和部件的均匀性,仍是“软肋”。轮胎行业推无人化管理,抓节能环保,这些方面国产橡机也得补课。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国内橡机行业从如下方面努力,以求降低轮胎设备的进口:一是在设备稳定性下功夫,对主机专业化生产,对配套件选用世界名牌,彻底扭转国产设备稳定性不高的不良声誉;二是对压延、裁断等设备尽量与世界著名橡机供应商合资合作,这是减少设备进口的捷径;三是与轮胎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国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四是从节能环保方面对橡胶机械补课,提高国产机械效率和效能;五是在标准化方面下功夫,提高标准化率,与国际化接轨。
- 92家车企或被工信部亮红灯:僵尸企业数量将增1
- 中国车企海外发展冷热不均 自主出口将不同程度下
- 进口车供需双降库存高企 2016年或继续下行
- 北京首汽约车平台遭叫车难 预计年底或将加车10
- 工信部: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或同比增6倍
- 汽车反垄断指南2016年发布 零部件纳入调整范
- 北京空气污染红色预警53小时 纯电动车销量将超
- 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和中段将贯通运营
- 首家官方专车年底将增千辆车 目前高峰期仅满足2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