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
据报道,12日中午在新德里的印度政府迎宾馆,安倍与莫迪举行联合记者会。提及达成原则共识时,安倍谋求理解称“确保了日本提供的协助仅限于和平目的的内容”。
据悉,日印谈判过程中,围绕防止转为军用的讨论直到11日还陷入僵局。两国首脑一致希望能为日本核电站出口印度铺平道路,遂在最后关头相互做出了让步。
报道指出,如果日本与动摇了以废除核武为理念的NPT体制的印度达成协定,此举与欲迫使朝鲜弃核的自身立场的统一性将受到质疑。安倍表示“印度已表明继续冻结核试验以及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坚定决心”。
今后将开展把协定具体化的工作。虽然安倍表态称一旦印度强行实施核试验将停止提供协助,但尚不清楚是否会写入协定。安倍的随行人员解释称:“协定的目的在于将合作仅限于民用核能领域,并非为了阻止核试验。”
温差
报道称,安倍之所以对协定持积极态度,是由于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日本国内难以新建核电站,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一环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此外,印度已经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签订了核能协定。11月上旬,安倍向相关省厅干部下达指示:“希望推动谈判取得进展,拿出智慧来。”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内部也有人担忧,逐渐向印度做出妥协可能在国内引发批评。安倍也很在意坚持裁军及核不扩散政策的外相岸田文雄,曾向身边人士吐露“希望听取外相的意见”。岸田是来自核爆受害地广岛的议员。
岸田身边人士透露,岸田“希望内容能切实防止(转为军用)”。对于签署协定态度积极的安倍与慎重的岸田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温差,令政府内部围绕谈判战术的讨论变得困难。日本外务省干部叫苦不迭:“首相希望在会谈前达成妥协。事到如今说‘办不到’的话将会官职不保。”
此外,在核爆受害地广岛和长崎反对声音高涨,民众认为这是与“无核世界”背道而驰的做法。日本前广岛市长平冈敬(87岁)气愤地表示:“抛弃呼吁废除核武器的核爆受害国立场,一味追求金钱利益。NPT机制将越来越形同虚设。”
法律瓶颈
印度对于签署协定态度积极。其背后有着严重的电力不足问题,期待从技术公认良好的日美进口核电站。
印度人口将在2022年前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该国政府正在推动支撑经济发展的计划,打算在目前运转的21座核电站之外再新建30多座。
然而,印度制定了能向核电站制造商追究重大事故责任的《原子能损害赔偿法》,这成为日本企业出口的瓶颈。日立制作所董事长中西宏明就核电站建设表示:“不解决法律问题的话会很难。”可见具体实现核电站出口并非易事。
- 防城港核电二期将开工 为华龙一号英国参考电站
- 煤炭行业进入铁锈时代 坑口吨煤价不抵一方沙子钱
- 国土部官员称十三五矿产资源规划正在编制
- 煤老板煤矿遭强关向政府索赔4亿 曾把局长举报落
- 前11月策克口岸进口蒙古国原煤增长7.44%
- 发改委:山东汇丰石化将可使用进口原油416万吨
- 发改委已批复山东四家民营企业进口原油使用权
- 下周二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迎四连跌 加一箱油可省
- 广东重庆将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 发配售一体化望实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