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掌舵人“站在一起”
“25年前的今天我加入万科,从此与这家时代的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回首一路走来的种种,那些曾经的艰难、喜悦、挑战、成就,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感谢王石主席,感谢万科,感谢坚定支持我们的客户、股东和合作伙伴,共同的价值观让我们始终在一起。生命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面对新起点、新征程,期待着与大家砥砺奋进,同舟共济,奔向万亿大万科!”昨天早上7时49分,郁亮在朋友圈写道。
发声强调“共同的价值观”,这并非郁亮简单的感性之言。据记者从万科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自“宝能系”凶悍举牌,叩响万科大门之后,不论是部分股东还是万科员工,都对“野蛮人”进入之后是否会改变公司多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抱有疑虑。而郁亮的此番明确表态,亦显露其带领管理层“捍卫”万科价值观的决心。
这亦与早前王石在朋友圈发布的文字遥相呼应:“1988年万科股改时,老王就放弃了股权,表明了对财富的态度,也表明了和团队一起做职业经理人,把万科打造成现代优秀企业的自信。既然放弃了股权,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谁想成为或实际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就不是管理层能左右的。但能做到的是为全体股东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为社会承担责任并捍卫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的价值观和万科文化。”在王石看来,万科管理层目前面临的窘境,既是预料之中,又在掌控之外,其既感无奈与乏力,又有“决心”和“勇气”。
此外,记者注意到,郁亮昨日朋友圈的附图中还有三张与王石的合影,代表了不同阶段的特殊意义:一张是上世纪90年代万科创立初期,一张是2006年共登珠峰,一张是去年万科B转H成功之际。“郁亮的配图也显得颇有意味。虽然此前一直有传闻万科内部王石一派的老臣与郁亮一派的新秀互相斗法,但此时面对野蛮人的敲门,万科管理层与创始人及其背后的支持者必定同仇敌忾,坚定地站在一起!”有圈内人士评论道。
资本市场不信眼泪爱故事
除了强调价值观,在此敏感时刻郁亮还想传递给市场的,是其精心描绘的万亿大万科的“宏图”。回归到企业自身层面,最终无论是“谁的万科”,后2000亿(指年销售额)时代的万科如何持续健康增长的命题,或许更契合投资的本质。
“郁亮此时抛出万亿大万科的宏图,无疑是给外界和投资人一个更大的饼,许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增长不是万科现任管理层“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不断增长才是。万科为何要讲3000亿元规模、万亿市值的故事给投资者听,放到野蛮人拿着刺刀与蜜糖的背景下去看,原来是个用心良苦的公关故事。”有圈内人士如此评价。资本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但喜欢好的故事。
据记者了解,郁亮首提“万亿大万科”是在今年5月22日万科2014年度股东大会上,他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万科要做到万亿大市值,其中房地产只占50%,另外50%都来自新业务。”郁亮表示,万科未来十年要保持稳定增长,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还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利润来源新老业务将各占一半比例。“在万科的第四个十年,我们希望大家记住‘万亿’这个事,我们需要万亿市值。十年后,我希望万科能培养更多业务独立上市的平台,成为一个多业态上市平台的控股集团,整个平台加起来达到万亿市值。这是在万科的第31年,万科想跟股东谈的十年规划。”郁亮称。
在郁亮万亿市值宏图里,万科要将“小草”与“大树”的业务一起干,最后变成一个分布式排列的公司,什么业务都包括,国内少见,仅此一家。这就创造了操盘难度,从而构成了入侵的心理门槛与复杂级别,达成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或许是郁亮“面对新起点、新征程”,带领万科奔向万亿大万科的信心和底气。
- 爱屋吉屋疯狂后一升一降 涨中介费降低薪资
- 11月四大房企前销售面积和金额均增长
- 华新水泥加速海外布局 产能过剩逼水泥企业出海
- 浙江广厦或3年内剥离地产业务 中小房企洗牌在所
- 平安系杀入地产界 安安租APP前景不被看好
- 宝能系野蛮进入 万科15年首易主
- 登峰集团地产项目陷泥潭 21家关联企业濒临破产
- 九龙山退地生金术 15宗土地被回收获补偿4.
- 绿地向基金出售6个项目 承诺让大股东为此兜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