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留意到,此前民贷天下高管已较去年底的成立之初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除了CEO刘军以外,原民生加银资管派出方民贷天下副总裁张林东以及民贷天下总经理李宇已经陆续于今年下半年离开民贷天下。目前在任高管中包括民贷天下常务副总经理陈挺、副总经理徐国杰等高管均于今年下半年才加盟。
民生加银资管退出
去年12月31日上线的民贷天下一度被看做是“国资系+银行系”的强强联合。不过,联姻一年后,银行系代表方民生加银资管即宣布退出。根据民贷天下发布的消息,公司全体员工组成的持股平台———景华博雅将正式收购原第二大股东民生加银资管所持有的35%的股权。
实缴注册资本1亿元的民贷天下,去年底上线立即成为广东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P2P平台。而强大的股东方也给这家平台带了天然的背书。根据此前民生加银资管向民贷天下派出的高管方,民贷天下前副总裁张林东在任时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民贷天下的股东结构为:大股东为隶属于广州市政府的广州产业投资基金旗下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股40%,民生加银资管和九合金控分别占35%和25%。
可是强强之间的联合不到一年,银行系的民生加银就宣布退出,到底为何。昨日,民贷天下常务副总经理陈挺对南都记者表示,民生加银资管当初入股民贷天下的3500万元中,有2500万元为资管计划,如今资管计划到期,如果继续保持原来的股份则需要再次募集资产。而在此过程中,恰好民贷天下需要解决员工的股权激励问题,因此通过全体员工组成的持股平台———景华博雅将正式收购原第二大股东民生加银资管所持有的35%的股权,实现民生加银的退出。
对于退出后民生加银资管与民贷天下的合作,双方表示,目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就资产评估、风险控制、资产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广州基金将绝对控股九合金控
民贷天下昨日还宣布,将启动六级合伙人制度。民贷天下方面表示,其合伙人制度有两大特点,一是全员,二是35%股权。“民贷天下推行合伙人制,不需要员工预先出资购买,也就是说,只需要到期后员工行权时再出资购买。”同时,还预留了一部分股权池,预留给未来新进入民贷天下的员工。
那么35%的股权,民生加银此番入股,收益如何?南都记者对此进行追问,不过陈挺表示,目前当事几方签订了保密协议,不方便对外透露。不过,据其透露,35%的股权估值较当初入股时有一定幅度的溢价。但双方考虑到这部分股权是转让给民贷天下全体员工的,不适合按纯市场化价格执行。为此,各股东经过协商,由首批股权激励,员工是原始价值持有,其中间的溢价部分,由另外两家原股东承担。此外,由于员工无需预先出资购买,因此民生加银35%股权的出让资金也由其他两位股东提前垫付。
南都记者进一步获悉,此次股东变更完成后,广州基金还有进一步入股九合金控的计划。“广州基金将逐步增加对九合金控的股权比重,未来将实现对九合的绝对控股。”民贷天下给南都记者的书面材料中如此表述。对此,陈挺称,广州基金入股九合金控将主要由其旗下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进行完成,预计将在明年6月份完成收购。民贷天下的公司股东也将由目前的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占股40%)、北京景华博雅(占股35%)、九合金控(占股25%)三家,逐步演变成由广州基金与民贷天下员工团队(景华博雅)持有。
民生加银高管早已离职
在股东结构变化过程中,今年下半年以来,民贷天下的高管团队也经历了一轮更换。高管团队中,除了创始人CEO刘军以外,原高管团队几乎已经全部离职。原民生加银资管派出方民贷天下副总裁张林东以及民贷天下总经理李宇已经陆续于今年下半年离开民贷天下。目前在任高管中包括民贷天下常务副总经理陈挺、副总经理徐国杰、副总经理张丽贤等高管均于今年下半年才加盟民贷天下。
陈挺表示,民贷天下首尝合伙人制度,也是为了以开放性机制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一平台。就在公布股权变动的同时,民贷天下也公布启动新三板上市计划。
有网贷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过去一年民贷天下推出的项目看,公司当前的运营与一开始的定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一开始打算大力推进的票据产品、保理产品涉水情况并不理想,说明在资产端的开发一度遇到加大的问题。”上述资深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P2P平台的资产端开发与高管团队的资源和经历有较大的关系,民贷天下新组建的高管团队,以及广州基金逐步实现单一大股东之后,能否对于公司的发展有更加集中的思路,还需进一步观察。
- 报告:手机银行已跨过起飞点 用户最担心还是安全
- 保监会收到相互保险组织申报项目共21个 却暂无
- 新三板8家保险股价:1家翻番 6家却无交易记录
- 新疆银行筹建启动 天山农商银行将增资扩股5.6
- 个人征信牌照未发指引或先行 注册资本10%作保
- 驴妈妈融资布局营销全落后 自由行将成救命良方?
- 申通拟169亿借壳艾迪西 A股快递"第一股"J
- 绿景疑中国借壳香港上市 中小房企海外融资求生
- 天瑞控制山水水泥拟陷新困局 无力控制境内实体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