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专家运用大数据分析指出,受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等因素影响,2016年的农药市场还将延续“小年”行情,除少数除草剂、种衣剂品种有较好表现机会外,大多数农药品种仍然呈现不温不火的基本面,市场持续低迷,前景不容乐观。对于大部分农药企业而言,“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标表示,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大农户时代的崛起,种植业者需要的不仅是物美价廉的产品,更需要的是作物从种到收的全程解决方案。谁距离种植业者最近,谁提供的服务最接地气,谁就会成为最终赢家。2016年,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挂羊头卖狗肉的作物解决方案、不切实际的农资电商将被市场淘汰。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安辉指出,2016年将是农资生产企业走向联盟时代的元年。一方面基于供应链重组的横向一体化,国内农药企业之间的联盟、外企与国内企业的联盟、农药企业与种肥机企业的同心异业联盟、跨界联盟将成为新的风景线;另一方面走向一体化的农药企业与渠道的战略结盟,农资生产上游企业与专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全产业链联盟将成为新趋势。农资生产企业只有创新延伸产业链,实现物技紧密结合、服务升级,才能活下来、活得更出彩。
山东大地宏琳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琳强调,农资电商是一种现代营销模式的创新,尚处于摸索发展期,线上要成功,关键在线下。目前,全国农资电商风起云涌,但真正跑赢线下营销者少。通过“互联网+”,可以建立与圈层用户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建立分享与价值体验平台,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速率、提高运营效率,但谁都不能一加就灵、一加就成。因此,农药企业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互联网+”上,必须扎扎实实、因地制宜地创新营销模式。
农药行业大数据分析项目组成员、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化工委员会副主任杨斌分析指出,中国农药企业必须摆脱“代加工者”角色,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药制剂加工产业;必须放眼国际市场,找准国际目标客户,将中国农药制剂快速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 农作物育种成重点研发项目 或将获政策和资金扶持
- 预计后期猪肉价格最高可达17元/公斤
- 草甘膦周期不再 或将进入长期低迷状态
- 政策助力 现代育种或将成为十三五重点扶持方向
- 现代育种有望成为十三五重点扶持方向
- 猪价开启新一轮上涨 明年上半年形成CPI高点
- 棉花产业产销均需提质增效 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 中国成全球第二大葡萄种植区 有较大发展空间
- 我国婴儿纸尿裤市场将迎来黄金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