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2020年我国电力装备出口比重将占年产量三成

能源矿产  2015-11-30 11:11: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在日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中,发电装备被列为10大重点突破的优势和战略产业,该行业也被寄予希望,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日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中,发电装备被列为10大重点突破的优势和战略产业,该行业也被寄予希望,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发电装备包括大型先进煤电、核电、水电、气电和可再生能源装备,是国家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保障。据预测,未来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将成为我国发电领域的主流技术。预计到2020年,煤电装机容量约达到11.2亿kW,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58%;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kW,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kW以上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4%;天然气燃气轮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6%;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kW左右,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17.5%;风电装机达到2亿kW,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10%。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该路线图也提出了行业发展的目标,即2020年先进发电装备产业规模达到每年1亿kW,满足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国产发电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出口比重占到年产量的30%。

  到2025年,形成3家具有资金、规模、技术、质量、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大型火电、水电、核电等成套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及储能装置市场占有率超过80%。

  此外,输变电设备行业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输变电设备行业产值达到2.2万亿元;国产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输变电成套装备出口比重超过20%;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际领先,进入世界强国行列。2025年输变电行业产值达到3.0万亿元;形成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装备标准体系;国产关键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输变电成套装备出口比重超过25%;产品可靠性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重点突出清洁高效

  根据该路线图,发电装备重点产品包括: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装备,如12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更高参数先进超超临界机组、600~10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烟气高效超净排放装置及碳捕捉成套装备、大型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IGCC);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装备,如50~70MW燃气轮机发电装备、F级300MW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装备、G/H级400MW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装备;大型先进核电成套装备,如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成套装备,高温气冷堆、快堆、钍基熔盐堆核电成套装备等;大型先进水电成套装备,其中包括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1000MW等级水轮发电机组、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其中包括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及智能控制系统、5MW等级风电机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风电群组智能管控系统、先进太阳能发电装备;生物质能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装备,如生物质和垃圾清洁燃烧及气化成套装备等。

  输变电行业重点产品包括: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装备、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成套装置、智能变电站成套装置、智能配电网成套装置、柔性直流输变电设备、节能环保型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电电器、智能控制电器、用户端系统解决方案等。

  突破关键技术补齐发展短板

  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包括重型燃气轮机高温部件及控制装置;大型核电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整锻)转子,2000mm等级末级长叶片,大型半速汽轮发电机转子;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可变速水泵水轮机转轮,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超长叶片、智能控制系统。输变电关键零部件包括特高压用关键零部件、智能输变电装备用零部件、用户端零部件等。

  发电装备关键共性技术方面,一是清洁高效煤电技术。准东高碱煤煤质、煤灰和煤燃烧特性的判定和评价;准东高碱煤结渣、沾污和积灰机理;准东高碱煤结渣、沾污和积灰的控制和清除技术。二是核电共性技术。包括核岛及常规岛主设备设计、验证、制造技术。三是燃气轮机技术。包括先进燃气轮机高温部件高温高强超级合金材料研制;高压比大流量压气机设计制造技术;干式低NOx燃烧室设计制造技术;高温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四是大型先进水电装备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可变速电动机,水泵水轮机设计、验证技术;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总体设计及水力设计、验证,高效冷却技术;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水力设计、验证技术。五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包括5MW以上等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设计技术,风力发电机智能控制技术;10MW等级超导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及总体结构设计。太阳能高效集热、储换热系统及设备研制,智能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生物质和垃圾气化工艺,二恶英脱除和灰渣玻璃化处理技术,以及输变电行业智能化技术、可靠性技术、数字仿真技术、新型电工材料应用技术、标准及试验检测技术、高效配电变压器技术等。

  应用示范工程包括清洁高效发电应用示范工程、大型先进核电应用示范工程、抽水蓄能及大型水电应用示范工程、新能源应用示范工程等,以及±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用成套装备示范应用、1000kV特高压交流成套装备工程现场组装示范应用、用户端设备在智能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系统中的示范应用、用户端设备三化融合工程及示范应用。

  多种手段支撑发电装备创新发展

  在该路线图的指引下,未来我国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支持清洁高效发电装备产业发展的环境。充分利用税收、金融等市场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研究和制定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同时,建设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以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创新载体基础,优化和集成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创新链及各类创新载体的整体优势,以新的组织形式,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集中组织实施面向国家目标的协同创新。

  在输变电方面,则是要打造完整的输变电装备研发、制造、试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实现与国际实验室互认。组建行业中央研究院,围绕产业发展提供规划、标准、试验认证、产品故障分析诊断、可靠性评价、行业管理、信息化咨询,以及基础性、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建立输变电产业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重点突破智能电网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方面的瓶颈。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41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分析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详细]

中国不锈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详细]

中国婴儿奶粉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详细]

园林绿化行业结构分散 探析未来发展四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详细]

内蒙古和山西地区LPG行业市场供需现

内蒙古LPG1.1市场现状内蒙古具有自身特色的石油和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在石化产业构成中,煤化工在全国已占有...[详细]

中国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艺术陶瓷成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收藏观赏性艺术陶瓷市场日益红火,并由此推动了国内艺术陶瓷制作的产业化进程。一、国内陶瓷...[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