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往往喜欢投资海外核心城市的地标建筑。近日,东方藏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藏山”)宣布其代表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国际”)成功牵手美国601W集团,完成了美国芝加哥市中心AonCenter项目的投资。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芝加哥中心区伦道夫东大道200号,总建筑面积280万平方英尺(25.8万平方米),占地3.74英亩,为芝加哥市的第三高楼,也是该市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东方藏山在此项目投资中担任管理人角色,主导收购过程,提供投资咨询和谈判服务以及投后管理,该项目收购总金额为7.12亿美金。
东方藏山是由东方国际,以房地产投资与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资产管理平台。其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4年底,总资产规模达3170亿元。
通过对物业的重新定位来使其增值是东方藏山注重的投资策略之一。此次收购的项目,为处于美国一线门户城市中心位置的核心资产,既具备创造现金收益的能力,又富有提升租金和改造增值的潜力。目前该项目拥有较高出租率,前十大主要租户共计承租面积约占项目总出租面积的80%,平均租约达11年。
“对于美国几大门户城市的核心地产投资,机构投资者向来情有独钟。东方国际亦早已确认类似战略,通过自有资金或代表其他投资者进行相应的布局和配置。芝加哥AonCenter不仅是著名地标建筑,作为拥有数十家优质长期租户的甲级写字楼,将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且稳定的租金收益。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当地物业市场的逐渐复苏,预期该楼将有可观的升值空间。”东方藏山CEO陈李健说。
在本次交易中,东方藏山选择与本土投资机构601W集团合作。601W此前在芝加哥成功操作了数个房地产项目,十分熟悉当地市场,具有优秀的过往业绩,擅长增值投资的策略。陈李健说,601W在收购前就已深思熟虑了若干重新定位和价值提升的策略,相信在实施之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投资收益。相比高价收购门户城市中的核心地产,投资且运营和提升具有增值潜力的核心物业,会为投资者创造更有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公开资料显示,601W是集收购、持有、开发和管理为一体的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在过去的22年中,601W已经在美国范围内收购了一些大体量高知名度的商业物业,总计4000万平方英尺,总价值超过80亿美金。在这些项目运作过程中,601W募集了超过20亿股本金(大都来自长期投资人),并完成超过40个写字楼交易。
截至目前,601W管理或持有超过2000万平方英尺物业,包括曼哈顿美孚大厦、芝加哥地标建筑保诚大厦及匹兹堡市钢铁大厦。
在地产投资领域,核心资产是最稳定最符合机构投资者长期资产配置需求的资产类别,保险公司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都有投资高质量核心地产的需求。
芝加哥AonCenter是美国一线门户城市的著名地标建筑,拥有10年以上的平均租期,信用极佳的世界500强租户,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无疑是核心资产中的上佳选择。投资这一项目,对于东方国际意义重大:使其既有了海外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又有了海外核心地产的长期持有。
收购完成后,在稳定现金收益的前提下,东方国际将通过租赁和改造等增值服务,并且选择最佳时机退出,将使这一核心资产进一步增值,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东方国际的众多中资机构正在投资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商业物业。仲量联行报告显示,今年前10月,中资企业海外商业房地产投资同比激增50%,达到156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尤其青睐美国商业物业。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增长稳定,但整体房地产市场尚未回到危机前水平,通过投资美国商业地产市场,可受惠于美国的宏观经济增长,可得益于美元增值,可分散投资组合风险以及充分享受房地产周期上升阶段带来的利好。
此次东方藏山收购项目所在地芝加哥,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第三大城市,为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同时也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
数据显示,芝加哥写字楼市场整体走势良好。在过去的2014年内,芝加哥平均写字楼租金较前年上涨了7.2%,截至2015年上半年,美国平均的写字楼空置率为16.6%,而芝加哥写字楼的空置率为12.2%,空置率方面呈现下降趋势。
美国“Smadja&Smadja战略咨询”董事长ClaudeSmadja表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正在改变全球的商业结构,在未来五年、七年甚至十年,全球经济格局或商业化格局将会被逐步改变。
- 养老新政将力挺医养结合 信息化存想象空间
- 海伦堡搭伙创客街背后的生意经:产业思维将做园区
- 零佣金时代:航企与票代将要如何共赢
- 从58赶集分拆 将要通过数据做金融
- 四季度PPP建设提速 多地市政路桥项目将集中开
- 李家四处碰壁 超人退休或延后
- 华谊兄弟将19亿元入股英雄互娱 王中军与王思聪
- 金融街价格或贴地飞行 外来房企的羊城阵痛
- 周小川:完善相关措施有效应对境外金融攻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