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发展指南》不仅提出了我国“十三五”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而且还提出了分区域和分场所建设的目标与路线图。
分区域建设目标共分加快发展地区、示范推广地区、积极促进地区等3部分,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100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雾霾防治重点区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各主要城市间实现互联互通。
分场所建设目标:1.结合公交、出租、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停车场所,适当补充独立占地的充换电站,新建超过3850座公交车充换电站,超过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超过2450座环卫与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2.在居民区,建成超过28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3.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单位内部停车场,建成超过15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鼓励有条件的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4.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5.在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2015年之前初步形成“四纵两横三环”(四纵:京沪高速、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京台高速,两横:青银高速、沪蓉高速,三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500座城市快充站;2020年之前形成“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1000座城市快充站。
《发展指南》提出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各地应有效整合公交、出租场站以及社会公共停车场等各类公共资源,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及智能服务平台。加快形成私人用户居住地与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 京牌指标交易形成灰色产业链 交易双方存四大风险
- 前10月淘汰百万黄标车 环保部点名北京等6地进
- 今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倍
- 四部委:5年后新增充换电站逾1.2万座
- 国家航天局:加快制定空间基础设备建设开放政策
- 商务部:两因素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全面增长
- 中国首个无人机实体店12月中下旬在深圳开业
- 德国铁路公司计划大量采购中国高铁装备
- 直击厦门厂商对话:汽车流通怪象待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