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3日报道,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她在接受该奖项时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如今,中国各地私营、公共部门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正在继续努力复制她的成功,试图简化那些由传统中医药从业者开出的复杂、难懂且难以实施的治疗处方,以获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药品。
中国政府已将中医药定为其新的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支柱,对这一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并利用国家医保计划支持使用传统中药。中药通常比创新型西药更便宜,在大部分中国人口仍居住的农村地区往往更受欢迎。
中国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在文化上也更偏爱中医药,而且他们越来越有能力支付有时虚高的治疗费用,因此中国政府将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看作未来任何传统中医药“礼物”的第一受益人。
报道称,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有新的轰动性的中药品种问世,而且至今仍没有任何一种可以比肩青蒿素的重要性。
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贾韦国表示,中国科学家正使用各种方法测试中药的科学依据,让它们更容易商业化。
中医药产业的总规模很难估算,因为许多中药都是针对个别患者开出的混合中草药。但据咨询公司IMSHealth估计,在中国的大医院里,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规模从2012年的87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4年的1160亿元人民币。部分中医药企业现已上市,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以及在深圳上市的云南白药集团。
驻香港的医药行业咨询顾问贾森曼表示:“这些公司瞄准了中国正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
报道称,叶阳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中医药疗法对西方患者的吸引力如何,但是“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如果我们能解决中国人的问题,就已经为解决全球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
- 险企力推中端医疗保险 进口药物至少可报销80%
- 药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即将落地 10种情形可申请
- 西门子助听器加码中国市场 验配师稀缺成掣肘
- 新版GMP认证将至 多家中药企业遭受冲击
- 新版GMP认证大限临近 多家中药企业遭受冲击
- 宫颈癌疫苗上市卡在临床数据 审批时间久流程长
- 医药龙头原研药暴利时代结束 药企纷纷谋求合并
- 国产伟哥金戈逼宫辉瑞万艾可 借渠道扩大铺货
- 药品审评集中加速 仿制药进入严肃创新快车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