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前夕,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的矿产资源形势,着重介绍了2014年以来我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监管、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2014年,中国进入矿业发展调整期。《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亿吨,天然气9438亿立方米。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表明,矿产资源平均查明率为30.3%,找矿潜力巨大。2000米以浅,煤炭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资源查明率为29.6%;铁矿预测资源量1960亿吨,资源查明率为33.1%;铜矿预测资源量3.04亿吨,资源查明率为29.5%;铝土矿预测资源量179.7亿吨,资源查明率为20.3%。其中,一次能源、粗钢、十种有色金属以及黄金产量均居全球首位。同时,还针对乌蒙山区、太行山区、沂蒙山区、柴达木盆地等严重缺水地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解决近30万群众的缺水问题。2014年,制定和发布了首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标准,且连续3年共发布20个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连续3年共优选出159项先进适用技术予以推广,分4批优选661家矿山企业作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报告》还介绍了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的完善情况。2014年,对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开采登记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等行政法规进行了修改,发布了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和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取消了23项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行政及非行政审批事项。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补偿费降为零费率,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定率计征。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5万区域地质修测面积分别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1.7%和61.7%。首次实现中国管辖海域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全国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全年访问量62万次;国家和省级地质资料机构提供资料服务13万份次。
-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落实 湖北生物质电价率先上涨
- 新电改核心配套方案即将出台 重磅主题扬帆起航
- 我国火电清洁水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 煤炭产业经济形势严峻 稳住煤价迫在眉睫
- 明年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有望减2到3分 降幅仍在讨
- 十三五环保望迎来17万亿投资 绿色发展受重视
- 三季度亏损面持续扩大 煤企担忧炭贱愿天寒
- 油价下周二有望迎年内第十次下调
- 天然气供应过剩仍在加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