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我国火电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环保型机组比例进一步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例达到77.7%。火电机组保持较大在建规模,今年上半年,火电在建工程1081.55万千瓦,占全部在建电源项目总规模的62.64%。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14年提前完成《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定的火电减排目标。
近年来,我国通过上大压小、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不断优化煤电装机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大型空冷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广泛应用,2005~2014年,全国关停小机组容量约1亿千瓦,2015年计划关停423.4万千瓦。
截至2014年底,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比例达到77.2%,60万千瓦及以上占比达到41.5%,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69台,居世界首位,而在2010年底时,我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只有33台,5年翻了一倍多。当前,煤电企业正在按照《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计划》的要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继续淘汰落后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
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从“十一五”末的333克/千瓦时降至2014年底的319克/千瓦时,提前完成“十二五”末325克/千瓦时的节能目标。供电煤耗快速下降,既缘于现有机组积极进行节能改造,更缘于大量新建的低煤耗机组提高了行业清洁利用水平。
但是,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等因素影响,火电发电市场萎缩,火电发电量自1974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随着近年来全国电力供需从过去总体平衡转变为总体宽松,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用电负荷峰谷差加大,电源结构不合理使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明显不足,造成火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2014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286小时,为1978年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
今年上半年,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供需宽松以及为快速增长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调峰等因素影响,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2%,自2014年7月份以来连续12个月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2158小时,同比降低217小时。
从火电燃料供应来看,电煤供应延续宽松,发电用天然气供应总体平稳。全国煤炭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电煤供需总体宽松。全国天然气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天然气发电供气总体平稳。但是,因气价偏高、地方政府补贴不到位,部分天然气电厂持续亏损。
与此同时,在我国电源建设项目中,在建规模最大的仍然是火电工程项目,在建总规模为1081.55万千瓦,达到了全部电源建设工程的62.64%,火电在建容量与我国当前的电力装机的构成比例基本一致,今后随着老旧机组的淘汰更新,其建设规模预计仍将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比例水平。
- 煤炭产业经济形势严峻 稳住煤价迫在眉睫
- 明年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有望减2到3分 降幅仍在讨
- 十三五环保望迎来17万亿投资 绿色发展受重视
- 三季度亏损面持续扩大 煤企担忧炭贱愿天寒
- 油价下周二有望迎年内第十次下调
- 天然气供应过剩仍在加剧
- 外媒:美国计划出售战略储备石油
- 激光产业发展是鞍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
- 年内或迎上网电价二次下调 电力利润恐缩减千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