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类似,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10月21日透露,今年1~8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180亿元,连宝钢集团自身也因为八钢、韶钢等子公司的拖累,整个集团只能“利润只能持平或略有盈利”。
按照欧美国家钢铁业产能过剩后的经验,钢铁产量将在达到最高峰后下降20%,以中国去年8.23亿吨的粗钢产量测算,如果去年为产量峰值区,中国钢铁业未来或面临1.6亿吨的产量压缩空间。
作为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中钢集团从2009至2011年连续登榜世界500强。但自2010年曝出山西中宇巨额财务黑洞以来,流动性问题便频现。中钢集团虽然经过两度换帅,但仍没有从过度扩张、风控失位的后果中恢复元气。而近几年钢铁业一再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更令公司雪上加霜。
早在去年9月底,就有一则“某央企银行贷款本息数百亿全面逾期”的传闻直指中钢集团。当时中钢集团承认“个别的资金没有按期到账”,但否认规模有上百亿之巨。中钢集团的最新债务规模至今无官方说法,今年6月,跟踪中钢股份和“10中钢债”的评级机构中诚信称,中钢股份未按期披露2014年年度报告。
中钢集团此前的王牌业务是铁矿石、铬矿进出口和钢铁设备,作为一家为钢企提供设备和原料的企业,在此前钢铁行业产能扩张阶段本应受益。但是,由于2011年前跨界扩张以及风控失位,使得中钢陷入资金困局。
从2005年开始,在当时掌门人黄天文的领导下,中钢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重组,逐步构建起了“矿业、炭素、耐火、铁合金、装备制造”五大产业运作格局。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中钢股份资产规模较2006年增长129%,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中钢股份平均复合增长率达52%。截至2009年末,中钢股份资产总额达1011亿元。
在追求跨界扩张时,中钢并未注意风控。
“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中钢开始与部分中型钢铁企业合作,开展外包服务,为钢铁企业提供包括工程承包、原辅料供应、设备与配件制造、相关科研开发及技术支持、产品销售等在内的综合配套服务。”中钢股份曾如是介绍新创的外包服务业务,但这一模式却在日后成为中钢的一大“出血点”。
2007年,中钢与民企山西中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钢将通过旗下的中钢钢铁包销5年山西中宇的产品,但到了2010年,中钢被指遭山西中宇欠款高达40多亿元,山西中宇以债务重组收场,中钢则吞下苦果。受此影响,中钢出现了大量坏账,而在钢铁市场价格下行的压力下,其大量存货也面临资产减值的巨大压力。
- 韶钢松山亏损16亿元暂列钢企前三季度亏损王
- 海鑫破产重整计划获批 负债和资产悬殊过大
- 国内第二大民营钢海鑫钢铁破产 谁来接盘仍是谜
- 全球铝价大跌 美国铝业公司要拆分为2家公司
- 千万吨级宝钢湛江钢铁项目25日正式投产
- 第二大民营钢铁企海鑫退出舞台 破产重整计划获法
- 首钢:3-5年超千亿资产将证券化
- 柳钢“单飞” 武钢独担2000亿防城港项目
- 首钢股份:拟募资超百亿 双重发力主业及PPP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