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高田气囊问题召回汽车数量增至947万
2015-7-10 15:09:2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有关高田公司安全气囊隐患问题,本田公司9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交报告,在日本国内进一步召回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生产的“飞度”等17款车型总计1,630,479辆汽车。日本国内因高田安全气囊问题而被召回的汽车数量由此达到约947万辆。
据国交省透露,本田此次召回的都是驾驶座安全气囊存在隐患的汽车。2007年至2011年生产的汽车此前不在召回之列,但本田调查后发现安全气囊使用的气体发生剂品质良莠不齐。
本田认为,这些汽车的安全气囊打开时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破裂,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因而决定扩大召回范围以防患于未然。
在日本,高田是主要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配套客户几乎包含所有的日系汽车,另外也通过其德国的分厂,也在向通用、宝马、戴姆勒等供货。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0%,高田公司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安全部件制造商。
在全球范围内,整车厂家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都是一种共生关系。整车的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做基础,零部件的供应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他们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多品牌“集体采购“的形式,可以为车企节省很大精力和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利润。
高田气囊在日本本土是最大的气囊供应商,这也造成了一旦出现问题,全部日系车企一起跟着背黑锅的现象。虽然包括丰田、本田、日产、斯巴鲁在内的一众企业均表示承认高田气囊存在隐患,但短期之内仍做不到完全弃用高田而转用其他品牌的产品。
一方面,由于现有车型在设计之初便预定的是高田气囊,技术环节上要与之匹配。一旦放弃高田选择其他气囊生产企业,必将面临没有匹配的替换零件,从而遭遇产能和技术上的考验。另一方面,一旦全部车企从此拒用高田气囊,高田公司很快便会宣布破产,召回维修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大,消费者将面临更大损失。因此,迫于现实,尽管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对高田发起诉讼,关系日趋紧张,但仍需高田方面紧急拿出可替换的配件,不得不与其继续签订合同。
高田气囊终酿大祸涉事车企为何避谈弃用
据了解,目前日本汽车制造商们与高田公司之间并未就分担召回成本达成一致,双方代表表示,将在高田安全气囊增压泵破裂原因出来后再作商议。本次召回成本达10亿美元,而高田市值仅刚过10亿美元,或将承担5.2亿美元。也就是说,高田已经就此事件付出半条“身家性命”,其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彻底查清隐患原因,并为涉及安全隐患的气囊进行换装安全性过关的产品,或许还有希望保住剩下的“另半条命”。
在国内,高田气囊隐患同样引发了大规模的召回。自去年12月,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宣布对雅阁、飞度灯车型展开召回,总计涉及569769辆汽车。
除本田外,丰田和日产在中国市场也宣布召回。天津一汽丰田将从2015年6月12日起,召回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生产的威驰、花冠汽车,共计302705辆。
此外,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将从2015年7月13日起召回267416辆轿车及SUV,主要涉及阳光、蓝鸟、天籁、进口途乐和奇骏以及帕拉丁等品牌。
众多日系车企均表示将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副驾驶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并回收、调查气体发生器是否存在问题。
写在最后:
关于此次高田气囊引发的大规模召回事件,至今仍有两点需要警醒。一、从高田气囊被调查出存在安全隐患,到致人伤亡的事件发生,高田方面始终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彻查,这对于一个主要生产安全零部件的企业来说是重大的失职,并不能仅靠一句道歉就可以交代,高田公司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对消费者进行经济上的赔偿。二、虽然众多使用高田产品的车企短时间内还无法与高田撇清关系,但在事件得到妥当处理之后,理应在供货商选择上有所改变,以此打消用户的顾虑,同时也是对自身产品负责任的表现。另外,从此事件还暴露出全球采购带来的负面效应,车企与供货商这种过于紧密的联系,让汽车生产的整个链条变得异常脆弱,环环相扣就意味着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将断裂。
- 充电桩指导方案将出 缓解新能源车充电尴尬
- 新楼兰下线 东风日产提升品牌不靠高价车
- 媒体:大众汽车补贴中国经销商10亿 应对需求下
- 车企销量迎期中大考 上海大众超对手13万辆
- 奇瑞捷豹路虎思变大改 国产后遇难题
- 车市持续遇冷 车企做好“过冬”准备
- 中国汽车市场走到转折点 德国或受到重创
- 存燃油泄漏隐患 华晨宝马X1汽车召回共计433
- 广菲克本月16日“开张 欲借Jeep解困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