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中国即将于6月底设定的目标将“非常雄心勃勃”。
解振华在华盛顿参加的为期三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过程中,与美国白宫气候谈判代表ToddStern、环保署署长GinaMcCarthy以及能源部秘书长ErnestMoniz举行了会谈。
解振华表示,为了达成减排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必须重新配置煤炭依赖型的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他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为了达成目标,我们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和研发,以减少相关技术成本,实现创新。”
中美两国周一宣布,将在两项新的碳收集、利用和储存项目中开展合作,使相关技术实现商业化。
尽管中国将于6月底提出计划的关键细节尚未可知,但预计,这一计划将囊括中国在去年11月宣布的目标。去年11月,中美两国曾达成一项关键的气候变化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并将使用零碳能源填补20%的能源需求。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总理李克强重申了政府承诺,中国碳排放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2014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实现了多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不过,这也导致外界对于中国碳排放量可能提前达到峰值的怀疑。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Stern表示,中美已经宣布的计划是“相当大的贡献”。
他希望,所有国家在12月将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能够达成最终协议,包含“一系列强大的贡献,并定期更新”,以确保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得以实现。
Stern指出,中国预期不会使用公共财政支持其气候目标,而很有可能通过采用新技术来吸引投资。
周二早些时候,在由前美国财长HankPaulson主持的小组会议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国去年的电动车销售达到75万辆,较上一年超出三倍多,“这为特斯拉和比亚迪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利润。”
汪洋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作为最终协议的基石,各国都须提交本国计划。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和墨西哥在内的11个国家,以及欧盟都提交了各自的计划。
- 中央下拨250亿支持水利工程 行业有望估值重估
- 多部委密集调研国内项目 今年或成“核电年”
- 中国核电三足鼎立:其他公司控股核电站希望渺茫
- 五大核心电改配套方案将出 涉售电侧改革等
- 李克强考察中核:发展核电头等大事是安全
- 火电等14个行业为重点监控纳税对象 排放低于标
- 全国两成耕地受污染 修复需海量资金支撑
- 三部门发文促光伏技术产品应用产业升级
- 能源局:京津冀采暖季仍面临供应压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