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工业回暖呈“全面开花”之势。分经济类型看,无论国企、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外企,工业增加值均在增长;分行业看,3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好于去年同期;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都在增长,东北地区也止跌企稳。工业企业利润也明显回升。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1万亿元,同比大涨逾30%,增速比2016年全年高出23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中国工业经济表现强劲系多方面原因所致。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渐显,特别是去产能进展明显。据官方数据,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升至75.8%,比去年四季度高出2个百分点。其二,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工业品价格大幅回升。一季度,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4%,而上年同期下降了4.8%。此外,工业经济效益改善也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有关。一季度,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比2016年全年都快,基础设施投资接近1.9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3.5%。
工业经济漂亮的“成绩单”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褚建芳看来,工业生产回暖和企业补库存将带动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使2017年中国经济表现“可能好于预期”,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渐修复。
中国工业虽然在2017年前三个月迎来“开门红”,但仍面临近忧与远虑。近忧者,3月PPI环比涨幅已连续三个月回落。考虑到近期工业经济表现强劲,与工业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进而加大投入直接相关,PPI增势渐弱可能使工业“暖春”降温。黄群慧预计,2017年下半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料将趋缓,全年与2016年相比保持稳定。远虑者,“阴阳失调”问题依然严峻。一是资金“脱实向虚”之势仍未止住。一边是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和房地产市场里“自娱自乐”,一边是实体经济依然融资难、融资贵。这无疑将导致工业发展“气血不足”,也将使经济稳定健康发展面临风险。
在黄群慧看来,与金融风险相比,制造业萎缩才是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风险”。当务之急,在于从整体环境、产业政策、市场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解决“脱实向虚”问题,深化工业化进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