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奥迪全球各国销量统计
2014-5-16 11:01:5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奥迪A3大涨43%
2014年4月份,奥迪在全球范围内交付了149,050辆汽车,较之2013年4月份的133,495辆,同比增长11.6%。当月奥迪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均实现同比增长。在各大豪华车品牌中,奥迪当月销量仍然仅次于宝马位居第二。
今年1到4月份,奥迪全球累计交付销量达到561,900辆,较之2013年同期的502,989辆,同比增幅为11.7%。
4月份,奥迪品牌紧凑型SUVQ3全球交付销量为15,542辆,同比大涨29.3%。新奥迪A3系列同比激增44.4%至25,766辆,该家族车型正不断在全球更多市场发布。全尺寸车型,包括奥迪A6、奥迪A7、奥迪Q7和奥迪A8全球总销量同比提高9.1%。
旅行车系列中,奥迪A6Avant同比攀升21.0%至4,934辆。而销量最高的奥迪旅行车仍然是奥迪A4Avant,同比增长7.5%至7,667辆。
SUV在中国市场领跑
2014年4月份,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向消费者交付了45,216辆汽车,在2013年4月份38,710辆的基础上,同比抬高16.8%。1到4月份,奥迪累计在华销量达到169,736辆,较之去年同期的141,520辆同比攀升19.9%.
中国仍然稳居奥迪头号单一市场,而奥迪也仍然把持了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豪车品牌桂冠。4月份,奥迪品牌SUV车型在华销量旺盛,同比增长43.3%至16,910辆。奥迪Q7全尺寸大型SUV今年4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25.6%,1到4月累计销量同比暴涨79.0%。
3月份,国产奥迪A3Sportback上市,成为奥迪在华投产的紧凑车产品中的新成员。今年夏季奥迪还将在一汽-大众工厂投产奥迪A3轿车。加上2012年11月开始组装的奥迪Q3,紧凑车在奥迪中国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奥迪销售负责人卢卡·德·梅奥(LucadeMeo)表示:“我们是第一家在中国投产三款紧凑车产品的豪华车制造商。”
奥迪还着手拓展在华经销商网络,平均每周就有一家新的奥迪经销店在中国开张,迄今已经覆盖超过150个城市,总计突破340家门店。奥迪计划到2017年将在华经销店数字提高到500家以上。
其他区域销量
4月份,奥迪在主要市场均实现增长,包括之前低迷的欧洲。
奥迪4月在欧洲销量从65,496辆同比提高8.6%至71,150辆,1至4月从253,064辆同比提升7.3%至271,500辆。
奥迪4月在德国销量25,503辆,去年4月销量23,411辆,同比增长8.9%;1至4月销量91,961辆,去年同期82,527辆,同比增长11.4%。
奥迪4月在英国销量12,630辆,去年4月销量10,205辆,同比增长23.8%;1至4月销量56,301辆,去年同期49,447辆,同比增长13.9%。
奥迪4月在法国销量4,270辆,去年4月销量3,920辆,同比增长8.9%;1至4月销量20,272辆,去年同期20,189辆,同比增长0.4%。
奥迪4月在意大利销量4,516辆,去年4月销量4,707辆,同比下跌4.1%;1至4月销量16,807辆,去年同期16,016辆,同比增长4.9%。
奥迪4月在西班牙销量3,541辆,去年4月销量3,392辆,同比增长4.4%;1至4月销量15,060辆,去年同期14,289辆,同比增长5.4%。
奥迪4月在俄罗斯销量3,660辆,去年4月销量3,651辆,同比增长0.2%;1至4月销量11,946辆,去年同期11,929辆,同比增长0.1%。
奥迪4月在美国销量15,653辆,去年4月销量13,157辆,同比增长19.0%;1至4月销量50,881辆,去年同期47,343辆,同比增长7.5%。
奥迪4月在墨西哥销量951辆,去年4月销量944辆,同比增长0.7%;1至4月销量4,026辆,去年同期3,553辆,同比增长13.3%。
奥迪4月在巴西销量1,108辆,去年4月销量410辆,同比增长170.2%;1至4月销量4,223辆,去年同期1,570辆,同比增长169.0%。
- 2014年4月通用汽车在华销量统计
- 2014年4月长安福特销量统计
- 2014年4月吉利汽车销量统计
- 2014年4月福特在华销量统计
- 2014年前4月广汽集团汽车销量统计
- 2014年4月本田在华销量统计
- 2014年1-4月中国重汽销量统计分析
- 英菲尼迪中国4月销售数据统计
- 2014年4月比亚迪汽车销量统计分析
券商分析师涉内幕交易被边控 基金经理避之不及
刘涛王珂微博调情:今夜的夫妻生活还能落实?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