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高速公路公司平均毛利61% 2家净利增长超300%
2014-5-13 15:31: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但在同样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有17家营业收入有所增加,13家公司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一直备受关注的高速公路行业的毛利率今年第一季度依旧高企,19家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达61.22%,其中12家公司毛利率在61%以上。
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0%
在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中,中原高速、粤高速A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尤为显眼。据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中原高速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4.06%;而粤高速A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2.49%。
也就是说,虽然中原高速、粤高速A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差并不大,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有跨越式增长,均超300%。对此,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的中原高速投资者关系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业绩全年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对外投资的收益也并不平衡”,因此会带来了净利润大幅增长这种情况。根据中原高速发布的一季报可以看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有赖于投资收益的增长。据悉,公司的联营企业中原信托、上海秉原吉股权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及上海秉原兆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报告期内盈利增加,使得中原高速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资收益达0.5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1.84%。
而粤高速A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则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公司经营的公路车流量增加,致使通行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353万元;折旧费用减少2470万元,致使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532万元;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增加5022万元等。
在同样实施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的情况下,为何大部分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能够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呢?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对记者表示,“一方面,高速公司假日免费通行政策实施时间有限,收费业务仍然是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加之多家公司涉足非主营业务投资,收入大幅攀升也在预期之中;另一方面,高速公司收费业务营业成本较低,信息化缴费方式有助于降低成本支出,净利润也会随之增长”。
19家公司平均毛利率高达61.22%
销售毛利率居高不下也是近几年围绕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争议不断的话题。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高速公路的销售平均销售毛利率依旧高达61.22%。在19家公司中,有12家销售毛利率超过61%。其中,重庆路桥以91.11%的销售毛利率高居榜首,吉林高速、福建高速、楚天高速分别以81.59%、71.29%、70.32%紧随其后,而位于最末的四川成渝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也达到34.45%。
“毛利润高是判定行业是否暴利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企业业务调整的关键要素,但毛利率高与暴利行业并非完全等价”,对于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因销售毛利率而被斥为暴利行业的说法,申正远予以了否定。他认为高速公路公司多为国企、央企,收费业务属于政策性垄断,只要稍加控制成本便可实现高营收、高净利。
但与高毛利率相对的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偏低。申正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单一、成长性不足,被概念炒作的概率极低。同时,上市公司盘子较大、增发严重、受困于大盘指数下挫,股价表现一直不好,尽管每年营收、净利总额较大,但每股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可是即便如此,多数上市公司并没有积极谋求转型,固守收费项目仍然是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行业困境凸显无疑。在毛利率高、市盈率低的背后,恰恰说明运输行业的改革迫在眉睫。申正远指出,垄断低效是高速公路行业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收费年限过久、收费额度较高已经成为制约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层面应当尽快出台办法予以整顿。
- 35城市楼市库存创5年新高 供购房者观望情绪增
- 一季度全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亏损23.29亿 盈
- 1-4月中国化肥出口量增长130.5%
- 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
- 一季度重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2%
- 1-4月30家房企六成销售下滑 多家近期拿地为
- 2014年一季度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833.06
- 一季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达到15.6%
-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 外贸形势喜忧参半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