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CPI行业资讯 CPI市场研究分析
摩根大通下调中国CPI预期 由2.6%下调至2.0%
编者按:中国1-2月经济数据公布,多项数据创下近年同期新低;数据显示,1-2月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9%,创2002年12月以来新低;消费同比名义增长11.8%,较2013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4.3%,其中2月单月出口骤降20.4%,创4年来新低。
居民消费价格(CPI)、工业增速等指标也呈现回落态势。1-2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2%,而2月单月CPI增长2.0%,创13个月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6%,创2009年4月以来新低。
此前由于1-2月中国宏观数据令人失望,摩根大通已将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从7.4%下调至7.2%。今日该机构再度发布研报,下调今年CPI。
国际投行摩根大通周二(4月1日)的最新报告将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由原来的2.6%下调至2.0%,远低于中国政府提出的3.5%物价控制目标,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持续通缩更令人担忧。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阐述了其下调CPI预期的理由,包括食品和工业品价格普遍走软;同时虽然服务价格依旧坚挺,但工资涨幅持续放缓趋势亦会抑制服务业价格的上行趋势。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财苑)在报告中指出,“尽管温和的通胀趋势为可能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资源定价改革的措施留有回旋余地,但也许更令人担心的是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通缩,这和企业利润以及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进一步疲软,将会对一般物价水平造成下行压力,它可能加剧经济去杠杆化的痛苦。”
此前,由于1-2月中国宏观数据令人失望,摩根大通已将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从7.4%下调至7.2%。今年中国官方的GDP增长目标为7.5%。
报告解释称,从宏观上看,行业定价环境和行业利润密切相关,后者反过来也对制造业投资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果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低迷,它使今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的回弹前景变得暗淡起来。
报告指出,今年,宏观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管理近期增长率/通胀稳定性,这需要实行某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要避免任何财务杠杆进一步增加,因为财务杠杆增加将需要实施温和的货币紧缩政策。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