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光伏行业资讯 光伏市场研究分析
国内光伏企业微利扩张方式存在极大风险
编者按:2014年1-2月,全国光伏产品出口额2,26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0.67%。受贸易摩擦影响,2013年中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对外出口额减17.94%至122.89亿美元。对欧洲、北美、大洋洲出口额大幅下滑,对欧洲市场同比下降近61.98%。但对亚非拉出口有所增长,对亚洲出口同比增长124.32%,亚洲也替代欧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对非出口也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四倍(387.08%)。去年针对日本、印度和南非这三个国家的出口增长尤为显着。其中,对日本出口30.27亿美元,同比增长逾两倍。印度同比增长近两倍。南非市场增长尤其迅猛,出口额达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2013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仍然同比下跌,需求仍然很低,但中国、日本及美国需求则仍然上升,估计2014年光伏市场需求都是由中日美三国带动,部份新兴国家需求亦会有明显大幅增加,全球总体需求仍然乐观。
在25日举行的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彬披露,截至目前,亚洲已成为中国光伏第一大市场,其中今年1-2月出口占比已达52.39%,欧洲减至22.56%、退居第二,且还在逐渐萎缩。不过业界担忧,当前国内光伏企业微利扩张的方式存在极大风险。
孙广彬公布的“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统计表”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光伏产业曾经最大的海外市场欧洲出口占比已经从最高值的70%左右降至30.26%,亚洲市场取而代之,出口占比高达44.78%。
孙广彬提出,中国光伏业的危机犹在:一方面中国光伏的加工贸易方式占比较大,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其他国家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所以他判断“今年中国的光伏出口形势很严峻”。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预计,“日本市场的增长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日本市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福岛核事故后,核反应堆关闭产生的电力缺口需要光伏、液化天然气发电等来弥补。
李俊峰另外提出,“企业要有足够的利润率”,才能保证创新的投入。微利虽能暂时赢得市场,最终很可能被淘汰。此外,他认为,目前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依然存在,企业们还需要经历一段较为艰巨的兼并重组,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打破地方政府的干预,按照市场化运作。
2014年3月11日,美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对华晶体硅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初裁时间由原定的2014年3月28日推迟至2014年6月2日。2014年3月20日,商务部网站披露,日前德国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向商务部递交了价格承诺书,中国调查机关接受瓦克公司以不低于承诺价格及相关条件向中国大陆出口多晶硅,这标志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双反”案最终妥善解决。财通国际认为以上两个决定都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商有利,美国推迟初裁时间将增加两国谈判的时间,有望从遮判中解决分歧,而德国瓦克化学价格承诺则解决了中欧光伏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利益。未来中国光伏出口商有望增加欧美出口订单。而亚洲及非洲光伏需求预计于2014年仍会有所增长,光伏行业预计将会回暖。根据Solarzoom的数据,多晶硅片价格由13年底的0.92美元每片升至现时1美元,行业回暖讯号明显,港股中从事光伏产品出口的企业主要是保利协鑫(3800)。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