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IPO行业资讯 IPO市场研究分析
证监会明确发审会重启条件 排队企业连夜改材料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4-3-24 [关闭]
编者按:时光荏冉,上一次关于“首发”发审会会议时间在2012年10月10日,这一次会议对两家首发公司——深圳崇达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审核。前者未予以通过,后者被暂缓表决。据证监会资料显示,目前在会企业共有687家,其中293家为“初审中”、324家“落实反馈意见”、37家“已预披露”、29家“已过发审会”。
发审会重启步伐加快,但当下还需等待证监会有关保护中小投资者相关措施的最终落地。
上周五,证监会公布的针对新股发行(IPO)制度的五大改革方向。“在审企业都需根据以上改革内容对申报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证监会发行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证监会将针对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制定相关落实措施,也会涉及新股发行过程部分内容,企业还需按照要求修改招股说明书。
这意味着,发审会重启的两个必备条件已经明确,在审企业只有按照新股微调措施和投资者保护相关规则完善补充申报材料,重新递交之后,证监会才会按照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履行预披露的程序。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共有685家企业处在上市排队通道,其中,主板170家,中小板283家,创业板232家。根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思路,IPO申请的预披露期大幅提前,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就可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因此,眼下在审的685家企业有可能一起同步进行预披露。
据悉,证监会针对“小国九条”的落实措施已经基本起草完毕,发行部正在积极推动该措施正式颁布,上述负责人表示:“能多快就多快,只要程序走完将第一时间向市场公布。”
另据了解,首批发行的企业也将在已过发审会但仍未上市的27家企业中产生,业内人士指出,只要修改后的材料无误,符合监管层规则和要求,4月份应该就会有企业拿到核准发行批文。
业内保荐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机构正在按新股政策微调的几大要求,连夜完善招股说明书。上周又有两家企业终止审查,分别为拟在主板上市的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拟登陆创业板的北京科纳特造型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今年以来共有18家企业退出了IPO排队队伍。
发审会重启步伐加快,但当下还需等待证监会有关保护中小投资者相关措施的最终落地。
上周五,证监会公布的针对新股发行(IPO)制度的五大改革方向。“在审企业都需根据以上改革内容对申报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证监会发行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证监会将针对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制定相关落实措施,也会涉及新股发行过程部分内容,企业还需按照要求修改招股说明书。
这意味着,发审会重启的两个必备条件已经明确,在审企业只有按照新股微调措施和投资者保护相关规则完善补充申报材料,重新递交之后,证监会才会按照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履行预披露的程序。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共有685家企业处在上市排队通道,其中,主板170家,中小板283家,创业板232家。根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思路,IPO申请的预披露期大幅提前,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就可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因此,眼下在审的685家企业有可能一起同步进行预披露。
据悉,证监会针对“小国九条”的落实措施已经基本起草完毕,发行部正在积极推动该措施正式颁布,上述负责人表示:“能多快就多快,只要程序走完将第一时间向市场公布。”
另据了解,首批发行的企业也将在已过发审会但仍未上市的27家企业中产生,业内人士指出,只要修改后的材料无误,符合监管层规则和要求,4月份应该就会有企业拿到核准发行批文。
业内保荐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机构正在按新股政策微调的几大要求,连夜完善招股说明书。上周又有两家企业终止审查,分别为拟在主板上市的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拟登陆创业板的北京科纳特造型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今年以来共有18家企业退出了IPO排队队伍。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