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中心 三胜咨询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楼市交量“普跌” 多地房企“垫首付”

主题词:房地产行业资讯 房地产市场研究分析


楼市交量“普跌” 多地房企“垫首付”

  编者按: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7个,这是13个月来首次上涨城市数量低于60个;房价下调或持平的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而一线城市房价涨幅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温州、安庆、牡丹江、济宁。其中,温州自2013年7月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已连续8个月出现下降。另外,持平的城市有9个,上涨的城市有57个,为自2013年2月以来最少。
  
  受季节因素、银行信贷紧缩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国商品住宅成交量近期出现“普跌”。继杭州、常州、温州等城市出现楼盘降价现象后,多地房企先后推出“垫首付”营销措施。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市场成交量下滑局面,刺激购房者入市,当前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的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推出“垫首付”的营销措施。业内分析认为,销量欠佳和地产金融大趋势双重因素,促使房企选择这一营销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杭州的中天官河锦庭、天鸿香榭里等项目,沈阳的格林·常青藤等项目,以及广州雅居乐、天健等开发商旗下一些项目均推出了“垫首付”活动。这些城市由于库存积累,目前市场仍处在消化存量盘的阶段。当地开发商普遍走量缓慢,面临着较大的去化压力。
  
  与此同时,伴随着地产金融化趋势愈演愈烈,“垫首付”这一营销方式除了受到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青睐,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也看好这一策略。
  
  自2013年年末以来,地方政府往往选择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其中又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为主要特色。当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将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65%至70%。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称,地方政府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意味着会增加购房者或投资客进入市场的门槛,可能会对于部分人群尤其是首次改善置业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这部分需求后置。他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商选择“垫首付、分期首付”的方式来规避政策,刺激被抑制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对于首套自住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还是中长期的投资性需求,在二套房首付比例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早点付了首付办完买房手续成为购房群体普遍关心的话题。”张宏伟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垫首付”营销方式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环境中普遍出现。
  
  张宏伟认为,“垫首付”从开发商的角度而言,无论对于首套房“垫首付”,还是对改善性置业人群“垫一成首付”,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年初银行信贷紧缩的市场背景下,由于短期内资金压力比较大。开发商通过为购房者短期内“垫首付”,可以套取银行贷款缓解公司财务方面的压力,或为企业拿地扩张准备更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将“垫首付”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以低首付比例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购房者,最终达到楼盘快速成交去化的目的。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表示,面对浓重的市场观望情绪和从紧的银行信贷环境,开发商的定价策略将更加谨慎,“低价入市、降价走量”将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销售策略的主基调。
  
  胡景晖认为,年初至今全国各地楼市整体趋冷,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越来越多,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滞涨。与此同时,市场各方尤其是购房人群观望情绪浓重,这些因素促使部分开发商开始转变策略,用调低楼盘入市价格等“降价跑量”的销售策略,来实现快速回款和对后市风险的规避。如近来万科、东亚、恒大、龙湖等全国性知名开发商的部分新盘项目,就采取了低于市场各方预期价格入市的销售策略。
  
  胡景晖表示,在楼市整体观望的情况下,万科、恒大等少数几家大型房企已出现“低价入市”销售的现象,这将影响房企未来的整体定价预期。所以,预计“低价入市、降价走量”或成2014开发商销售策略主基调。
  
  三胜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房价下调或持平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三四线城市,立足三四线城市的房企销售业绩1月~2月明显下滑,从目前趋势看2014年整体楼市分化将愈加剧烈,一二线城市价格也出现调整迹象,虽然房价依然处于环比同比上涨过程中,但涨幅明显放缓。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