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男子群发短信“请将钱汇到XX卡上” 一下收到175万元

主题词:短信行业资讯 短信市场研究分析


男子群发短信“请将钱汇到XX卡上” 一下收到175万元

  本报讯“请将钱汇到卡上,卡号为……”一骗子群发诈骗短信撞大运,没想到一下子收到175万元汇款。9月14日,记者从商丘市睢阳区法院了解到,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12年,处罚金10万元;以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肖某的妻子贺某某有期徒刑2年,处罚金3万元。
  
  去年2月3日,商丘市某公司经理乔某,正准备将自己购买土地的175万元钱汇走时,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请将钱汇到卡上,卡号为……”乔某以为是收款人发来的,遂于当天10时许将175万元汇到对方账户上。
  
  随后,乔某和应该收款的人联系,发现对方并没有收到这笔钱,遂报案。
  
  而骗得这么大一笔钱后,肖某夫妻喜出望外,贺某某先后4次支取了139800元,并刷卡消费购买了价值196046元的黄金、钻戒等物。
  
  办案民警通过查询,发现发信息的手机卡号属地是湖南。受害人175万元汇出后,在湖南长沙消费。确认这是一起短信诈骗案后,警方迅速冻结了卡上剩下的钱,并在湖南将肖某夫妻抓获。
  
  肖某今年33岁,湖南人,曾因抢夺于2001年被判刑1年半。据肖供述,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2月1日期间,他利用群发汇款短信的方法,分别诈骗杨某、蔡某强、王某岑、韦某丽、周某耀、杨某夫、沈某兵、熊某等12人共计90600元,而乔某的175万元是他收到的最大一笔款项。
  
  案发后,所涉赃款大部分追回,发还被害人。
  
  商丘市睢阳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群发诈骗短信的方法骗取被害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被告人贺某某明知肖某大额钱款来源不明,而予以帮助转移,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