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城镇化理应让农民获土地市场收益

主题词:土地行业资讯 土地市场研究分析


城镇化理应让农民获土地市场收益

  “人的城镇化”怎么实现?核心就是尊重公民的各项权利。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土地,理应让农民获得土地市场化收益。
  
  据新华社报道,国土部门目前已形成关于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框架建议。未来,在原有制度模式上,通过总结当前一些试点城市的经验,“农地”有望通过招拍挂等方式进行市场化流通,权益进行市场化分配。
  
  这是一个好消息。“农地”如能通过招拍挂等方式进行市场化流通,则与城市建设用地获得了一样的市场流通渠道。“农地”权益进行市场化分配,也就意味着,“农地”的征收和补偿价格,将不再按照土地产出计算,而按照土地的市场价值计算。被征地农民也将获得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红利。若能如此,舆论呼吁多年的农村土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将基本得到实现。
  
  李克强总理多次谈到,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怎么实现?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尊重公民的各项权利。其不仅仅是让公民公平享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更实质的问题是财产权利得到公平对待。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张,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土地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土地,理应让农民获得土地市场化收益。
  
  现在,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官方表述多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但除了政府和市场,城镇化不可忽视的另一个主角是民众。城镇化本身就是政府、市场和民众,这个“铁三角”共同博弈、妥协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应该在政府、市场和民众之间寻找,并实现新的权利和利益的平衡。
  
  在既往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民众之间的博弈和妥协一直存在,农民的权益并没有得到足够公平的对待。2012年12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其中,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一半左右。层出不穷的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就是这种博弈最为尖锐的体现。
  
  
  或者是出于对群体性事件的担心,很多地方政府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地”的补偿标准已经和城市土地几乎没有差别。另外,有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通过制度创新,让农民获得更多补偿。如重庆綦江在过去的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就采取了“地票”制度,让农村集体受益不少。
  
  进一步的农村土地改革,只是将这些在某些地方已经实质实现的,或者获得地方性制度保护的农民土地权益,升华为一种全国性的制度保障。将“同地同权”制度化,已是水到渠成。让各方从改革中都能获益,才能大大减少改革的阻力,大幅减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成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很快就要召开了。各方都对未来的改革充满良好的期待,希望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有关方面设计出更加公平合理的农村土地改革方案,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让农民分享更多城镇化红利。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