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诺基亚手机72亿美元“下嫁”微软 白菜价卖身业界震惊

主题词:手机行业资讯 手机市场研究分析


诺基亚手机72亿美元“下嫁”微软 白菜价卖身业界震惊

  诺基亚CEO埃洛普的动机备受质疑。埃洛普2012年10月从微软跳槽到诺基亚,并迅速认定Windows系统是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唯一希望。如今,埃洛普又以白菜价将手机部门卖给微软———这个他将重新加入的老东家。
  
  在MOTO转投谷歌两年之后,昔日的手机霸主诺基亚也投入到微软的怀抱。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晚,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收购其专利组合,共计54.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诺基亚如此低廉的“卖身价”令业界震惊。
  
  此前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之后,MOTO并没有一飞冲天,而是依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微软和诺基亚这两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落伍者的“弱弱联合”,将会把诺基亚带往何方,能否在智能手机市场逆袭,对抗苹果和谷歌,一切都是未知数。
  
  截至南都记者发稿时,诺基亚股价上涨37%.
  
  72亿美元的赌博
  
  PC市场已经是明日黄花,而智能手机市场则是如日中天。对于移动互联领域的落伍者微软来说,通过并购方式扭转不利局面,或许是一条捷径。这一次,微软将收购目标对准了自己的死党诺基亚。之所以说诺基亚是微软的死党,是因为原微软高管埃洛普2012年10月跳槽到诺基亚担任CEO一职后,全力推动诺基亚放弃Symbian操作系统,转而重点使用微软WindowsPhone7操作系统,成为主要手机厂商中唯一主打微软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在微软CEO鲍尔默和埃洛普联合发布的公开信中,双方均表示,“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我们关于WindowsPhone的合作取得了优秀成绩,带来了高速增长。实际上,诺基亚的WindowsPhone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最快的手机。”
  
  鲍尔默表示,对微软来说,这是一笔聪明的收购。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也撰文指出,诺基亚以不到55亿欧元的价格出售设备和服务业务令人震惊。
  
  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纳入囊中。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占据诺基亚总营收的一半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为微软的一部分,“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
  
  交易结束之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这项交易还需得到诺基亚股东和相关机构批准,预计将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
  
  南都记者就此事分别致电微软中国和诺基亚中国,两家公司相关负责人都对记者表示,收购协议刚刚达成,中国区短期内不会出现人事变动。
  
  “弱弱联合”谋逆袭
  
  苹果前几年在智能手机市场一枝独秀,引来诸多豪强觊觎。三星这两年凭借GALAXY系列迅速上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谷歌则通过收购MOTO,扫清了发展Android操作系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专利障碍。不过,在软硬一体化方面,目前仍然没有人能够超越苹果。
  
  微软这些年大力向移动互联转型,并对其推出的WindowsPhone操作系统寄予厚望。然而,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WindowsPhone市场占有率始终不及Android和iOS的零头。除了诺基亚在力挺WindowsPhone之外,HTC、三星、华为等公司的智能手机尽管也有使用WindowsPhone系统,但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微软此次收购诺基亚,在业内人士看来,将与苹果、谷歌一道,成为同时拥有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和硬件的三大智能手机巨头之一(全球手机霸主三星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将使WindowsPhone8实现“软硬一体”,微软将能够提供横跨软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就指出,(微软收购诺基亚)这是IT产业又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微软实现“设备+服务”新战略重大举措。鲍尔默在谈到这一收购案时表示:“目前是时候提高我们手机业务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了。”
  
  不过,在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是个弱者;在智能手机操作领域,微软是个弱者。“弱弱联合”,能否形成对抗苹果、谷歌的实力,市场对此并不乐观。
  
  国内一家知名手机厂商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苹果、谷歌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生态圈,而微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手机乃至IT业,至今为止,弱弱联合成为强者的案例还没有出现过。微软收购诺基亚,很有可能将其他合作厂商推向竞争对手阵营,这为微软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压力。”
  
  MOTO的前车之鉴
  
  MOTO和诺基亚这两家曾经的手机巨头,最后殊途同归,都成为并购的对象。二者最终的命运会如何,现在还不是给出答案的时候。
  
  2011年谷歌收购MOTO的目的,其实并不是看中MOTO的硬件业务,而是看中MOTO手中大量的专利。谷歌的重心是Android操作系统,而Android操作系统也是三星、HTC、中国为数众多的手机厂商主要采用的操作系统,为了不冲击这些合作伙伴的利益,谷歌没有动力将资源向MOTO倾斜。
  
  谷歌7月份公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MOTO当季的营收为9.98亿美元(2012Q2营收8.43亿美元),而营运亏损达到了3.42亿美元(2012Q2亏损1.99亿美元)。显然,在投入谷歌怀抱之后,MOTO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
  
  诺基亚会不会重蹈MOTO的覆辙?在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消息传出后,市场上这样的质疑声就不断涌现,甚至有观点认为,微软是给自己买了个烫手山芋。
  
  尽管诺基亚的Lumia智能手机业务近期市场表现不错,但这款价格不到150美元的手机,正受到大量低端Android手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苹果公司即将推出价格较低的新款iPhone,这可能对高端Lumia手机造成进一步压力;而在高端智能机市场,诺基亚依然没有起色。微软收购诺基亚后,能否在中高端智能机市场有所突破,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不过,相比MOTO在谷歌的境遇,诺基亚在微软的境遇可能要好很多。
  
  数据显示,目前诺基亚控制了超过85%的WindowsPhone8手机市场,微软即使将资源向诺基亚倾斜,也不会对其他手机厂商造成太大冲击。“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没有太多的包袱,这使得微软可以投入巨大的资源,全力推动诺基亚发展智能手机业务,而不需要看合作伙伴的脸色。这也使得诺基亚今后的机会要明显多于MOTO.”爱蜂窝网创始人、IT分析师周新宁告诉南都记者。
  
  这与微软推surface平板电脑不一样。作为微软“设备+服务”新战略的一部分,微软本期望通过surface业务,在平板电脑市场与苹果较力。然而,由于surface平板电脑与华硕、宏碁等微软合作伙伴的平板电脑业务冲突较大,以至于引发怨声一片。为了不打击OEM厂商的积极性,微软在surface上不得不束手束脚。
  
  全球智能手机发货量中,Windows操作系统远远落后
  
  A、Windows3%
  
  B、安卓80%
  
  C、iOS13%
  
  D、其他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