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外媒称中国为安全问题调查美三科技企业 或为敲山震虎

主题词:安全行业资讯 安全市场研究分析


外媒称中国为安全问题调查美三科技企业 或为敲山震虎

  “棱镜门”事件,成为中国政府“敲山震虎”最好的契机。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中国政府机构将就安全问题,对美国IBM、EMC和甲骨文三大科技企业展开调查,该报道还称,未来几个月与中国政府打交道的美国科技公司或许还会遭遇更多类似的安全调查。截至目前,IBM、EMC、甲骨文三家公司还未对这一说法给予回应。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中国对美国三家高科技公司展开安全调查,是一石二鸟之举:一方面,这些科技巨头确实掌握着中国网络安全的命门,展开调查是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多次以安全为由,对来自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制造障碍,
  
  中国政府此举是“敲山震虎”,主动夺回贸易上的主动权。
  
  传美国三大科技公司被调查
  
  在先后对洋奶企展开反垄断调查,对洋药企展开商业贿赂调查,对进口汽车进行反垄断调查之后,又传出中国政府对跨国科技公司展开安全调查的消息。重拳对准洋巨头,凸显了中国政府整顿市场秩序的决心。这让那些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的洋巨头感到不安。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公安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两个部门正在对美国三大科技企业展开安全调查,不过,该报道并没有给出消息源。中国公安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发布相关的声明。本报记者先后致电IBM、EMC和甲骨文中国公司,三家公司的公关部门都表示,要向总部核实情况后给记者回复。但至记者截稿,三家公司也没有给出回复。
  
  在信息产业领域,美国的“八大金刚”(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有着绝对的垄断实力,这些公司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中国的所有网络设备上,政府、金融、铁路、航空、海关、邮政、医疗等等,这些要害部门的网络设备,都离不开美国的“八大金刚”,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命门都掌握在这些美国科技巨头手中。路透社也刊出报道称:“由于国外厂商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中国很多领域的核心业务系统还基本采用国外知名厂商的软硬件构架,而‘棱镜门’事件带来了安全隐患问题。”
  
  中国移动[-0.18%]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扬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棱镜门”事件曝光后,美国的一些情报调查手段引起大家的警惕,网络信息安全成为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IBM主要是系统集成,甲骨文是数据库,EMC是存储芯片,这些都是很容易涉密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政府对这三家公司展开安全调查,完全在情理之中。
  
  借“棱镜门”事件敲山震虎
  
  此前,美国政府多次以安全为由,对中国的华为、中兴、联想等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设置各种障碍。美国国会委员会和奥巴马政府多次公开表示,对华为进入美国市场表示担心,称美国部分政府机构之所以尚未批准使用华为设备,是因为这些设备可能被中国政府用于间谍活动。此外,美国还多次指责中国公司入侵包括美国政府网站在内的敏感网络系统。不过,到目前为止,美方也没有拿出证据证明华为、中兴、联想等企业的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安全牌”成为美国进行贸易保护的“遮羞布”。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扬晓明指出,美国经常性地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信息产品厂商进行调查,而且干预华为在海外的业务招投标,中国对此已经忍了很久。“中国政府利用棱镜门事件进行反制,其目的就是要敲山震虎,警告美方不要一意孤行。”
  
  著名IT评论人士贾敬华也告诉本报记者,一方面,中国进行安全调查是出于政府的战略高度考虑,美国高科技企业确实掌握着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命门,进行安全调查很有必要;另一种可能是属于一种外交手段,是对前一段时间美国政府抵制华为产品的一种回应。“借‘棱镜门’这件事来调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无理由地对这些巨头进行调查的话,可能会引起美国的贸易制裁。比如说,美国会禁止联想进入政府的采购名单里面,禁止华为的通讯设备进入美国的市场。所以,我觉得这件事不仅仅是对棱镜门事件的一个警惕和防范,更多是中国主动地去夺回贸易上的主动权。”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