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宗庆后:李嘉诚垄断香港多个行业损害港人利益

主题词:垄断行业资讯 垄断市场研究分析


宗庆后:李嘉诚垄断香港多个行业损害港人利益

  “李嘉诚的行为实际上是垄断,这造成了香港人民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在问及对自己的商业偶像的看法时,宗庆后这样告诉《中国慈善家》记者。
  
  宗庆后曾立志要成为“杭州的李嘉诚”。对此,宗庆后信心十足,一向谦逊的他“狂妄”地称“李嘉诚前20年的成绩,还没有我宗庆后15年做的大。”
  
  在宗庆后看来,李嘉诚对香港的天然气、水、电力、港口、零售业等行业的垄断,极大地损害了香港地区消费者的利益。
  
  然而,李嘉诚对自己的垄断行为却几无反思。今年3月,在面对多个社会团体的抗议,要求政府创设“李嘉诚税”(即资产增值税、股息税和累进利得税),通过财富再分配解决香港贫富悬殊的问题时,李嘉诚一笑置之。称这正是他多年来加大海外投资的原因,树大招风,引起社会仇富很正常。既然大家不愿意看到他垄断香港,那他就去欧洲、去北美、去内地投资。
  
  宗庆后亦对传统中国商人顶礼膜拜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表示不屑,认为胡雪岩只会钻研官商勾结,通过占据政府资源达到垄断的目的。
  
  对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宗庆后有清醒的认识。“我和政府的交道打得不是太多,我也从来不去贿赂政府官员。”宗庆后自豪地说,“我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我帮他们解决就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他们肯定喜欢我。”他到外地跑市场,都是当地政府官员请他吃饭。宗庆后不喜欢应酬,除非外地官员来杭州,他才会尽地主之谊。“来了不接待一下也不好,他们知道我不喝酒,也不干什么。”
  
  全文:平民首富宗庆后
  
  “带动一大批人富裕起来,才会受人尊敬。”宗庆后告诉《中国慈善家》。
  
  他靠一瓶一瓶饮料卖出了820亿身家,他凭借对中国社会的深刻领悟,占领了中国每一个城乡小店,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他日子过得如苦行僧般清苦,年近七旬依然每天拼命工作16小时,他还决定再奋斗20年,这一切,源于他内心对社会怀有的一种朴素却宏大的愿景
  
  宗庆后手腕上戴着一只价值20多万元人民币的名表,脚上却穿着一双10元钱的布鞋,上身着一件不到30元的娃哈哈工装衬衫。这种着装上的反差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奢侈的人格分裂者。那只手表是女儿宗馥莉为尽孝心,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它还不如我以前戴的电子表好用。”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抬起手表,这样告诉我们。
  
  位于杭州下城区清泰街160号的娃哈哈集团总部,只是一座6层小楼,外表朴素无华,院子里停了六七辆汽车后,便已很局促。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它显得寒碜。它也缺乏清净,附近高架桥上的汽车噪音不时侵扰着这座小楼。
  
  而这座小楼的主人,宗庆后,在2010年、2012年、2013年,四年间三次问鼎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个人身家达820亿元。
  
  小楼内部装修也堪称简陋。《中国慈善家》摄影师在为宗庆后拍照时,甚至找不到一把稍微高档一点的椅子让他坐。
  
  7月13日上午8点,宗庆后与《中国慈善家》记者之间的交流开始。此前他已经在办公室工作了一个多小时。这是近两年内,宗庆后第三次接受本刊专访。
  
  巨额财富只是一张大钞票
  
  “820亿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张大钞票。”宗庆后调侃道。他认为,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履行社会责任。
  
  虽然顶着首富的桂冠,但宗庆后是走在大街上就会被淹没在人堆里的那种人。有一次,他趁候机之际,拐进机场精品店了解奢侈品销售情况,服务员对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老汉态度相当轻慢。提及此事,一位随行人员至今仍情绪激动,说自己当时恨不得就冲上去告诉对方:“你们眼前这位朴素的老者,是中国最有购买力的人!”
  
  宗庆后出差很少带随从人员,经常是一个人拖上行李箱就出发了。前几年,他坚持不坐飞机头等舱,不住高档酒店。“这几年,因为腰不太好了,他也就不再坚持。”娃哈哈总部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
  
  只要不外出,宗庆后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餐厅解决,喜欢吃素菜。他从不专门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但平时走路健步如飞,身边的年轻人都很难追赶上他。
  
  采访开始前,有医生带着血压计来给宗庆后量血压,68岁的宗庆后熟练地伸出右手,沉默不语。采访中,他说:“我的员工和客户都希望我多活几年,帮他们多干几年。现在身体还很好,工作强度还没减少,我打算再干上20年。”
  
  宗庆后每天的日常生活,像钟表一样精准地运转。除非出去跑市场或出国交流,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娃哈哈总部。大约下午6点时,他的司机就会把奔驰S650开到楼下,等他下班,但经常要等到夜里11点。
  
  宗庆后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所有工作几乎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完成。宗庆后没有保镖。前不久,一位来拜访宗庆后的韩国作家得知宗庆后没有保镖后,连连摇头表示不可思议,“在我们韩国,有钱人都是需要保镖的。”他对娃哈哈一位接待他的主任说。
  
  宗庆后自称“没有业余生活”。“从早干到晚,还有什么业余生活?年轻的时候比较穷,也不可能培养什么业余爱好。”他唯一的休息方式,是在办公室用DVD播放机看电影——他从不去电影院,或是在车上听歌、看电影。
  
  “我是在为员工打工。”娃哈哈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卢东对宗庆后说的这句话记忆深刻。
  
  “为员工打工”,是宗庆后深谙中国传统人情文化的结果。宗庆后认为,管理企业必须以人为本,从内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打造家文化、为员工盖房等,正是宗庆后“以人为本”管理哲学的直观反映。
  
  很多娃哈哈员工把宗庆后描述为“大家长”,不过,在他们眼中,宗庆后少了传统“大家长”的严厉专制,多了几分柔情细腻。娃哈哈集团总部的员工经常能在电梯里碰到宗庆后,他会主动与员工打招呼,问他们去几楼,然后帮他们按下电梯按钮。
  
  几年前,每到夏天,宗庆后会亲自给集团总部员工发放冰棒和其他冷饮。“据说这是自娃哈哈成立之初就延续下来的传统。”娃哈哈集团对外联络办公室员工连芳回忆道。
  
  每年春节,宗庆后都会来到娃哈哈生产一线,给每一名外地青年员工敬酒、发放红包,并与他们一起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宗庆后最喜欢的歌曲,逢公司重要活动,他必指挥大家一起高唱此曲,雄壮的旋律瞬间将娃哈哈员工的热情燃至沸点。
  
  创业26年来,宗庆后几乎没有开除过一名员工。女儿宗馥莉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运用西方公司管理规范,开除了几名员工,宗庆后因此批评了女儿,认为她还未理解中国的人情社会。宗庆后深谙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异。“在美国,我是老板,你是员工,我给你多少钱,你就干多少活,不行就把你解雇。但这在中国行不通。在中国,只有员工真正服你,他才会听你的。依仗权势让人服膺只是暂时的,他会背地里跟你搞鬼。”宗庆后说,“我们这个民族太聪明了,比西方人难管。”
  
  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都基本废弃分配房屋制度的今天,娃哈哈却多年来坚持为员工分房。娃哈哈方面提供给《中国慈善家》的数据显示,公司成立至今,娃哈哈集团总共为员工分配房屋1553套。卢东透露,宗庆后现在正与政府协商,计划把娃哈哈持有的一块土地用于建设员工住房。本来,这是块工业规划用地,但宗庆后表示:“我们作为大企业,要带头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这块地要给我们的员工。”
  
  “很多人都是在企业家的领导下工作的,如果企业家把企业做稳定了,员工的生活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这样,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宗庆后说。
  
  在宗庆后看来,个人财富超过一定界限的部分,实际上是属于国家的。宗庆后有个判断,现在民营企业家已经到了回报社会的阶段,“这能体现人生价值,获得民众的尊重,同时,也可以消除公众的仇富情绪。”
  
  2010年,当宗庆后得知自己被评为首富时,内心很平静,觉得这没什么,“就是感觉以后可以省点广告费了。”
  
  打造利益共同体
  
  2012年,娃哈哈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6。31亿元,实现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增长16。93%。当问及商业成功的秘诀时,宗庆后吐出一口烟圈,笑了笑,轻松地抛出了两个字,“双赢”。
  
  娃哈哈的员工,是宗庆后“双赢”商业理念最直接的受益者。
  
  宗庆后认为,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打造利益共同体,他们会更加努力,企业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从1993年开始,宗庆后就在娃哈哈实行全员持股,这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极为罕见。现在,近2万名员工持有娃哈哈的股份。在娃哈哈工作满一年,通过考核的员工,都可以购买一定数量的娃哈哈股份,每股1元,回报率在50%〜70%之间,每年分红,很多员工的分红比工资还要高。据娃哈哈一中层管理人员透露,她每年的分红达几十万元。
  
  宗庆后是这项策略的最大赢家。2012年,他个人持有娃哈哈逾80%的股份,每年分红数以十亿计。
  
  在2011年“两会”上,针对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宗庆后提出了一项颇为引人瞩目的提案,即建议国企员工都可持股,并按贡献大小定期调整持股额。国资委认为宗庆后的提案很好,却囿于现实阻力,觉得难以推行。对此,决断力超强的宗庆后觉得有些失望,“这有什么困难的?”
  
  宗庆后一直有个朴素的财富分享理念:有钱人应该创造平台,帮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
  
  作为一家年产销值达数百亿的饮料巨头,现在,娃哈哈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70多家生产基地、170家子公司,绝大多数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直接吸纳了近3万名员工就业,其中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员工占80%以上。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2008、2009年,娃哈哈不仅没有裁员,还在全国投资60多亿元,增加了大量生产线,增加了上万个工作岗位,并通过在全国各地建厂,间接带动了原材料、包装材料、水电、运输等相关行业150万人的就业。时下,在整体经济大势萎靡的情况下,宗庆后却表示要跟着市场走,继续扩大规模。
  
  宗庆后乐于和政府合作,从而达到扩张企业、帮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娃哈哈总部大厅西北角,摆放着一座宁夏自治区吴忠市政府为祝贺娃哈哈成立二十一周年而赠送的雕塑:两只大手在空中呈腾飞状,有力地紧握在一起,底座上写着“强强联手”四个大字。
  
  宗庆后与政府的“强强联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1994年,娃哈哈响应国家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号召,初始投资4000万元,在重庆涪陵地区兼并了三家位于库区、濒临破产的糖果厂、罐头厂和酒厂,成立了其第一家外地分公司,使千余名工人免遭下岗厄运。
  
  当然,宗庆后在与政府合作时运用“双赢”的商业经营哲学,往往会获得丰厚回报。
  
  1995年,涪陵当地政府免除了娃哈哈涪陵公司的所得税,上缴的国地两税实行目标责任制。此外,政府还以每亩不超过5万元的优惠价格,向涪陵公司提供迁建项目所需用地,并负责落实娃哈哈集团派驻人员的住房。2001年7月,涪陵地方政府更是将手中持有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50%、价值近1。5亿元的股份无偿转让给了宗庆后。
  
  此后,与政府合作、进行“扶贫式开发”的投资策略,成了娃哈哈集团在大江南北开疆拓土的利器,无往不胜。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招到了优质企业发展本地经济,同时吸纳了大量当地人口就业和带动了农产品[-3。08%资金研报]销售。当然,娃哈哈也获得了高额利润。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