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财经随笔:中国投资客莫小视非洲机遇

主题词:投资行业资讯 投资市场研究分析


财经随笔:中国投资客莫小视非洲机遇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韩冰)在日前于南非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举行的2013年非洲风险评估会上,来自非洲开发银行、德勤等机构的专家认为,当前东非、西非保持较快经济增速,非洲地区农业、矿业等多个行业具有较大投资潜力。多方资料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整体投资前景值得关注,不少外国企业已悄悄在非洲抢滩布局。中国投资者们,何不也放开眼界,到非洲寻觅商机呢?
  
  非洲开发银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据预计,撒南地区今明两年增速分别可达4.8%和5.3%。
  
  与此同时,非洲中产阶级迅速壮大,社会消费能力提升也孕育着广阔商机。据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统计,2012年非洲中产阶级人口数已达约3.5亿,至2030年,非洲中产阶级年均消费能力有望超过两万亿美元。中产阶级的壮大,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底子薄,发展空间较大。该地区内多个资源出口国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在能源矿产领域持续加大投资,扩大出口。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近年来迅猛涌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5年,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增长超过20%,发达经济体对非投资也实现了8%的增幅;另外,很多非洲国家也吸取了历史教训,注意加强对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的投资,为经济发展蓄积了一定后劲。
  
  如今,外国品牌已经纷纷用“脚”表示了对非洲地区的兴趣。今年来,西班牙零售集团Zara、英国服装业的Clarks等多个西方品牌纷纷进军肯尼亚。美国花旗银行称,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将削减一部分业务,但在非洲地区一个国家也不会动,花旗将“充分研究非洲国家的增长机遇,确保投入充足资源。”
  
  种种事实证明,非洲不失为值得考虑的投资选择。不过商战无情,在赴非“淘金”之前,中国投资客们还应作好充分准备。
  
  在投资策略上,中国投资者最好注意挖掘新的投资机遇,可以考虑渔业、旅游业等较新产业,不要一窝蜂形成恶性竞争。在商业运营上,一定要充分考虑非洲的地理环境、法律体系和劳工保护意识。最后,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少国人去非洲之前对安全问题“战战兢兢”,在非洲待久了发现不是那么可怕就放松警惕,结果因为大意遇到麻烦,这样的教训一定要牢记。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