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PMI行业资讯 PMI市场研究分析
2013年7月PMI指数环比微升至50.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8-2 [关闭]
8月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3年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自2012年10月以来,该指数始终围绕50.5%上下小幅波动,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运行总体平稳。
7月制造业PMI50.3%
2013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
2013年7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4升1降。
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调查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8.4%,比上月回升1.3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从业人员指数为49.1%,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重新升至临界点以上。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上升。
企业信心有所增强是主因
从影响因素看,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举措和政策增加了企业发展信心。如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激发了民间经济活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快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改善了投资相关行业的信心;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等措施,改善了企业运行环境和发展预期。
国家采取的上述发展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大企业的预期,小型企业信心也有所增强。7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9.4%,连续2个月回升,表明我国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小型企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下,仍面临着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7月制造业PMI50.3%
2013年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
2013年7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4升1降。
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调查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8.4%,比上月回升1.3和0.5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从业人员指数为49.1%,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接近临界点。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重新升至临界点以上。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走势,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上升。
企业信心有所增强是主因
从影响因素看,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举措和政策增加了企业发展信心。如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限,激发了民间经济活力;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快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改善了投资相关行业的信心;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等措施,改善了企业运行环境和发展预期。
国家采取的上述发展改革措施不仅改善了大企业的预期,小型企业信心也有所增强。7月份小型企业PMI为49.4%,连续2个月回升,表明我国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小型企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下,仍面临着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技术落后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