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李嘉诚动刀百佳整合零售市场

主题词:零售行业资讯 零售市场研究分析


李嘉诚动刀百佳整合零售市场

  李嘉诚要对零售板块动刀了!
  
  和记黄埔正计划出售旗舰资产百佳连锁超市业务,作价约10亿至20亿美元(约77.8亿至156亿港元),并已聘任高盛集团和美国银行美林证券来主持这笔交易。
  
  和记黄埔方面昨日向南都记者证实,其旗下以“百佳”为主要品牌经营的超级市场零售业务正在进行策略性评估,但不保证是项评估会达至任何交易。多年来,和记黄埔依靠零售业务产生的充裕现金流,持续扩张。“百佳拟售”消息引发市场诸多猜测。对此,和黄强调无意从香港撤资,外间传言毫无根据。
  
  多方猜测拟售百佳
  
  李嘉诚拟售百佳连锁超市业务的消息令业界大为震惊。
  
  和黄管理层是在6月拍板出售百佳,现时已着手进行内部尽职审查,预计8月中旬将可以完成工作。被视为长和系“御用经纪”的高盛集团和美银美林负责这次交易,稍后将把有关资产的资料交予潜在买家研究竞投。
  
  和记黄埔给南都发布的正式通告称,“直至今天,屈臣氏仍然没有就其评估设定完成日期,也不保证是项评估会达至任何交易。”———没有直接否认?!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是真的?
  
  接近和黄的知情人士称,出售百佳超市资产,主要是希望改善和黄账目。
  
  公开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和黄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按年跌53%,至261.28亿港元。彭博资料还显示,只有16位分析师在关注和记黄埔。相比其他大公司的分析师平均人数,少了一半。
  
  “当和黄出售的业务超过其收购的业务时,业绩表现往往会更好。”分析人士认为,和黄目前的平衡略微偏重于收购。
  
  不过,耀才证券研究部副经理植耀辉则认为,百佳的市场占有率甚大,并为和黄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即使和黄需要资金发展其他业务,发债也总比出售经营多年的百佳更上算。楚睿商业咨询CEO黄文杰也对南都记者说,“如果以传闻中最多20亿美元作价来说,出售并不划算。”
  
  和黄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百佳是香港食物零售业的翘楚,并在澳门和华南地区占重要的市场地位,店铺总数345间,2012年收益总额为港币217亿元。
  
  另据Euromonitor资料,2012年,百佳为香港第二大连锁超市,市占率达33%。
  
  开店仍在继续
  
  疑问继续浮起。
  
  李嘉诚曾说过:“公司有了Profit(利润),但没有Cashflow(现金流)时,业务大多会撞板。”而从和黄的业务矩阵来看,虽然零售业务的盈利只占总盈利15%,但屈臣氏零售集团却是和黄内部现金流的最重要支撑,占和黄业务收益总额的37%。
  
  和记黄埔在发布2012年全年业绩时还称,2013年,屈臣氏集团将继续扩大零售店铺基础,尤其在高增长潜力之地区,包括内地与若干亚洲国家。
  
  以广州市场为例,来自高力国际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百佳超市成功完成位于越秀区、黄埔区、番禺区、天河区等多个购物中心的多宗租赁,其中包括租赁名盛广场约1,900平方米,租赁星荟城约3,800平方米,租赁雅居乐鸿禧优活商业中心约3,000平方米,续租正佳广场约6,200平方米等。
  
  凡此信息具有冲突互补性。“现在看来,百佳超市的新增门店以2000-6000平方米的中型社区店为主,营业面积较原来的1.3万平方米‘缩水’一半。”黄文杰分析,或许和黄对百佳进行策略评估的真正用意在于,剥离前途不大的大卖场业务,加码中型门店和美妆店。
  
  财报显示,在内地,百佳超级市场业务之收益总额、利润于2012年均录得下降。
  
  出售传闻频起
  
  “超市经营要么资本为王,要么规模取胜,如果一家超市无法适应这样的要求或不愿走这两条路,只能出售。”第一商业网CEO黄华军如是说。
  
  现在,外资超市放缓在华扩张步伐,已经不是趋势,而是事实。据不完全统计,在2012年,主要外资零售企业关闭在华门店共26家。
  
  “中型超市的快速崛起大大危及大卖场的生存空间,外资超市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单店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关店止血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昭邑零售商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刘晖说,中国大卖场的“血洗”时代已经到来,接下来的兼并、整合会更加频繁。
  
  于是,除了百佳超市,在这个时间点上,家乐福、乐购、乐天玛特同时被爆出“欲出售中国区业务”。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