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汽车行业资讯 汽车市场研究分析
7家中国车企入全球500强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3-7-19 [关闭]
近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五百强企业榜单,共有7家中国车企入选其中。其中上汽集团(12.63,-0.29,-2.24%)以2012年度合并报表762.33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列中国车企第一,甚至超过标致、雷诺、铃木、马自达等著名车企,但其利润率却远低于大众、丰田、现代等国际车企。事实上,7家进入500强的中国车企总利润之和甚至不及大众一家的三分之一。
此前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车企共有23家,其中中国车企共有7家,分别是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2.86,0.02,0.70%)、兵装集团、北汽集团、吉利汽车[微博]和广汽集团(8.16,-0.12,-1.45%)。在7家入围的中国车企中,销售收入排在首位的上汽集团营业762.34亿美元,排名由去年的第130位提升至今年的第103位,一汽集团营收648.86亿美元,排名由第165位升至第141位;兵装集团营收479.67亿美元,排名上升29位至第209位。东风汽车营收617.22亿美元,由去年的第142位降至今年的第146位。
广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则是首次上榜,分别以241.45亿美元和333.75亿美元营收排在483位和336位。而民营车企仅有吉利一家上榜,其营收为245.50亿美元。
尽管上述车企凭借可观的营收在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和一些国际车企相比也不遑多让,但其利润率却普遍偏低。
数据显示,在入围的7家中国车企中,排名最高的上汽利润为32.89亿美元,利润率为4.3%,一汽、东风、北汽、兵装集团、广汽和吉利的利润依次为26.22亿美元、13.34亿美元、10.74亿美元、2.18亿美元、0.66亿美元和0.52亿美元,利润率也依次下降。而与之相比,几大跨国车企的利润率普遍高出上述国内车企。
入围《财富》百强的8家跨国车企中,丰田和大众营收分别实现2657.02亿美元和2476.13亿美元,通用、戴姆勒、福特、本田和日产营收均破千亿元。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数据,在23家上榜汽车企业中,大众的利润高达279.0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0.3%。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利润实现115.87亿美元,同比猛增222.6%。即是说,7家入围中国车企的总利润之和尚不足大众一家利润的三分之一。
此前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车企共有23家,其中中国车企共有7家,分别是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2.86,0.02,0.70%)、兵装集团、北汽集团、吉利汽车[微博]和广汽集团(8.16,-0.12,-1.45%)。在7家入围的中国车企中,销售收入排在首位的上汽集团营业762.34亿美元,排名由去年的第130位提升至今年的第103位,一汽集团营收648.86亿美元,排名由第165位升至第141位;兵装集团营收479.67亿美元,排名上升29位至第209位。东风汽车营收617.22亿美元,由去年的第142位降至今年的第146位。
广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则是首次上榜,分别以241.45亿美元和333.75亿美元营收排在483位和336位。而民营车企仅有吉利一家上榜,其营收为245.50亿美元。
尽管上述车企凭借可观的营收在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和一些国际车企相比也不遑多让,但其利润率却普遍偏低。
数据显示,在入围的7家中国车企中,排名最高的上汽利润为32.89亿美元,利润率为4.3%,一汽、东风、北汽、兵装集团、广汽和吉利的利润依次为26.22亿美元、13.34亿美元、10.74亿美元、2.18亿美元、0.66亿美元和0.52亿美元,利润率也依次下降。而与之相比,几大跨国车企的利润率普遍高出上述国内车企。
入围《财富》百强的8家跨国车企中,丰田和大众营收分别实现2657.02亿美元和2476.13亿美元,通用、戴姆勒、福特、本田和日产营收均破千亿元。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分析数据,在23家上榜汽车企业中,大众的利润高达279.09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0.3%。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利润实现115.87亿美元,同比猛增222.6%。即是说,7家入围中国车企的总利润之和尚不足大众一家利润的三分之一。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