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煤价持续大跌致电企利润暴增

主题词:煤炭行业资讯 煤炭市场研究分析


煤价持续大跌致电企利润暴增

  随着环渤海动力煤价跌破国家发改委5%政策预警线,以及受益于原料价格下跌而暴增的电企利润,针对电价下调的声音再次响起。
  
  电价下调的呼声之所以存在,缘于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底出台过一项针对于煤电联动的政策。而现在,煤价下跌的幅度早已跌破该项政策规定的上网电价调整预警线。
  
  不过,昨日(7月14日),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林伯强[微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电价该下调的呼声没有依据,因为煤电联动是以年为周期,从今年1月1日到明年1月1日为一个周期,发改委不能出尔反尔。
  
  已具备电价下调条件
  
  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2]4103号),首次提出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根据5%的政策预警线,从今年年初开始,到7月3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发布的时候就已经跌破。而上周三,秦皇岛煤炭网发布最近一期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按照今年第一期动力煤指数发布的价格来计算,跌幅已经超过6.47%。
  
  自2004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曾几次针对上网电价或者销售电价进行调整。但除了在2011年底针对吉林、湖北等八省(区、市)统调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的下调之外,其余针对上网电价的调整都为上调。
  
  虽然业内呼声四起,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林伯强指出,国家发改委有关煤电联动的政策中已经写明了,“今年1月1日生效,到明年(2014年)1月1日为一个周期。”
  
  考验电企承受力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煤炭价格一直处于跌势,而受益于此,电力企业原料成本大大降低,与煤炭企业形成反差的是,从去年以来电力企业一直保持利润大增的态势。
  
  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7月10日共有7家A股煤炭开采类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6家中报业绩预减,而盘江股份(8.96,0.05,0.56%)、恒源煤电(7.71,0.04,0.52%)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将大幅降低。多家公司对业绩预减的解释一致:煤炭销售价格的走低直接影响了经营利润。
  
  而反观电力企业,上周四(11日)晚,国投电力(3.89,-0.04,-1.02%)发布了一份“超级华丽”的中期业绩预报——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5662%以上。而另外,几家发布中期业绩预报的电力企业也出现了净利润大增的状况。
  
  不过,上网电价究竟会不会下调?火电是否和其他电种分开调?尚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截至目前,在五大电力的发电结构中,火电仍旧是绝对主体的地位。
  
  然而,即便是利润暴增,这是因其往年盈利基数较低之缘故。电力企业仍旧不觉得盈利有多好。记者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得知,前几年某些电力企业亏损严重,日前亦有企业还未还清债务。
  
  地方已现下调苗头
  
  “工业用电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其中有节能减排原因,更多是实体经济受制于需求低迷、成本坚挺,生产积极性不高,电价下调将缓解其成本困扰。”安邦咨询分析师陈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而言,钢铁、焦化、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低迷,若电力成本稍做减少,将对这些行业产生利好。
  
  目前重点钢铁企业吨钢耗电475千瓦时/吨。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告诉记者,目前吨钢均价大概3500元左右。他表示,钢铁行业总体耗电量非常巨大,“但是工业用电电费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这种高耗能,受调控的行业”。
  
  某电力央企高管透露,一些省份政府已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申请,要求把电价降下来,“地方经济发展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工业生产受经济影响较大”。
  
  另悉,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进一步降低农产品(6.62,0.02,0.30%)生产流通环节电价。发改委下发的通知规定,自201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生猪、蔬菜生产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用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价格实现与工业用电同价。
  
  这或许是个信号,说明上网电价该调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全调。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