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二季度宽带网速上海江苏北京列前三

主题词:宽带行业资讯 宽带市场研究分析


二季度宽带网速上海江苏北京列前三

  根据CDN服务提供商蓝汛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全国互联网感知数据报告(报告下载)的详细情况,上海蝉联了感知网速的冠军,达到5.10Mb/s,环比快了18.06%。江苏和北京分列第二和第三;三大运营商宽带感知网速排名则为电信最快、联通其次。
  
  上海感知网速蝉联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2M以上感知带宽达到53.96%,但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其中上海一枝独秀,是唯一一个感知网速超过5Mb/s的地区,江苏排名第二,但与上海仍有一定差距,感知网速为3.64Mb/s。
  
  迄今为止,上海电信已完成第五次宽带大提速,60余万上海铜缆用户得以免费升速,升速后可达铜缆宽带的最高速率6M。这标志着,历时2年多,上海电信通过免费光纤改造和铜缆提速,基本完成对各种类型400多万宽带用户的全面提速。
  
  三大运营商感知网速不一
  
  此外,整体运营商的网速感知情况差距也较大,其中移动平均感知网速最低,为2.8Mb/s,季度环比有所下降;联通平均感知网速为3.11Mb/s,环比增长10.68%;电信平均感知网速为3.41Mb/s,环比增长12.54%。
  
  以往网民经常投诉的带宽不足、出现卡顿的现象,在忙时尤为明显。蓝讯的数据也证实了此点。其中,上海的“忙时”和“闲时”的感知网速接近度最高,分别为3.82Mb/s和4.57Mb/s;天津的“忙时”和“闲时”的感知网速差距最大,分别为2.55Mb/s和4.26Mb/s。
  
  这组数据说明,上海的网络抗压能力较强,即便是在用户上网密集时段,也能最大程度确保网速不受损。
  
  上海仅剩少部分铜缆用户
  
  据了解,今年3月1日起启动的上海电信第五次智慧城市宽带再提速活动,除了继续为全市仅存的100余万铜缆用户免费迁移光纤外,如果用户目前仍使用铜缆,在线路可达的情况下,可以免费最高升速至铜缆可达的速率6M。据悉,目前上海仅剩少部分铜缆用户,由于线路老旧等原因,无法提升速率。
  
  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上海电信已基本完成对全市的光网全覆盖,具备为绝大多数家庭用户升级至“城市光网”的能力,起步网速达到10M。上海电信也呼吁,刮风下雨、极端温度等都会影响铜缆线路的网络质量,为了保证更好的上网质量,建议铜缆用户升级光网,专业施工人员会尽量把光纤入户对用户家中装修的影响降至最低。
  
  平均带宽已达约20M
  
  从2011年底至今,上海电信与合作伙伴合作,将客户常上的网站中的主要内容资源引入上海本地,从而提高了上海电信客户的上网感知度。
  
  据悉,2013年初上海启动CPPARK(内容提供商公园)、智慧社区建设,以此来推动更多的内容商上海本地部署。上述技术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上海电信将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网站等将自己的内容建到上海网民的身边。)
  
  打个比方,过去上海宽带用户访问一些主流网站内容资源需要从北京、江苏等外省的IDC中获得,现在,上海电信把一些网站的主要内容引入到上海用户的家门口,让上海宽带用户一出门就能访问到,这样当然快多了。
  
  据介绍,目前上海电信的城市光网用户数已超300万,占宽带总用户数的70%以上,上海电信用户的整体平均带宽已达约20M。(康钊)
  
  关于蓝汛:
  
  蓝汛(Nasdaq:CCIH)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一家专业CDN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网络内容快速分布解决方案。目前蓝汛在全世界拥有13000多台服务器,为国内外上万家企业提供网络应用基础服务,业务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
  
  CDN的全称是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使用户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