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文化产业也需防止滋生泡沫

主题词:文化产业行业资讯 文化产业市场研究分析


文化产业也需防止滋生泡沫

  包括刚刚闭幕的这一次,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已在深圳成功举办了九届。深圳这座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的城市,因为嫁接了科技,嫁接了金融,嫁接了创意,正在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坐标。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前三天总成交额比上一届同期增长15.85%,超亿元项目157个,投融资项目覆盖全国37个省市,内容涵盖文化产业各重点领域。
  
  可是,深圳文博会的成功,并不等于全国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在当前大谈文化产业的时候,笔者倒要提醒,应该警惕文化产业悄然滋生的泡沫。这些年中,贴上文化产业标签到处圈地、大搞文化产业园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文化部共命名了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273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园更是遍地开花、不计其数。
  
  查阅已公布的各地发展规划,文化园区建设一哄而上的风险初现: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园、酒店文化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版画产业园、动漫产业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这四五年就建了300多个文化产业园,并呈急速扩散之势。
  
  实际上,除了部分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较明显外,大部分以文化产业命名的产业园存在空心化、地产化、同质化的问题,乱花钱、瞎忽悠也不在少数。
  
  这与九十年代初掀起“开发区热”相类似,当年不少地方借机大搞“政绩工程”,纷纷“大干快上”,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了几千家开发区。但恶果很快浮出水面:开而不发,大片土地闲置荒芜,巨额资金泥牛入海,烂尾工程一大堆。仅广西北海、广东惠州、海南三亚等地的烂尾工程,就积压资金数百亿元。
  
  2000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全国性的“开发区热”、“圈地热”再次热火朝天,并向西部地区蔓延。到2003年,中央共进行三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全国6000多家开发区,半数以上被砍掉。
  
  无论是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蔓延至今的欧债危机,文化产业几乎置身事外。逆市上扬、热钱涌入、政府投资等让其承担了超出产业本身的期望。遍地撒种易,开花结果难。与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一样,文化产业园区建好后确实吸引了一些企业,但这些企业并无明显上下游关系,也没有形成文化产业的链条,园区与一般的写字楼没多大区别,一些园区只是收取房租来维持运转。事实上,目前多数文化产业园区一方面缺乏龙头文化企业带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园区为企业提供的都是物业服务,扮演的只是房东的角色,距离成熟的文化园区还很遥远。
  
  或许中国只有从“文化泡沫”中悟出文化经济的“道”,才能真正开启文化经济的命门。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