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目前热映电影票房注水几乎无例外

文化服务  2016-11-28 9:20: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截至11月13日,2016年中国内地总票房突破400亿元大关,比去年破400亿元提前了19天。

  在电影市场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票房注水”现象却变得相当普遍。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副主任李东表示:“目前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

  去年上映的《捉妖记》和今年的《叶问3》,成为两部最受“假票房”质疑的国产片。后者仅仅放映两天,就因为涉嫌票房造假,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调查。

  “目前比较盛行的做法是‘买票房’。制片方只需要把播放的成本去除,再给影院一些好处,票房就可以‘刷高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汉文告诉记者,这种造假行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制片方和院线私下达成协议,在影院非营利时间段,比如零时到清晨6时这一根本没有观众的时间段,以包场的方式冲高票房。另一种是在营利时间段,片方提前买下影厅里的部分位置,而实际观影时,并没有真实的观众。

  新影联院线前副总经理高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去刷票房的话,只用出一个5%的电影专项基金,一个3.3%的流转税,然后再交一个2%到3%的数字设备费。这样加起来只需要10%左右的费用。”

  此外,为了提高电影的排片率,制片方还会在分账比例上做文章。目前电影票房上缴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后,剩下部分由片方、发行方、影院按比例分成。一些制片方私下和影院协议,降低自己的分账比例,将属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返一部分给影院,以此让影院增加排片量。这样既可以推高自己的票房,又可以挤掉对手的排片量。

  “有的影院甚至暗中把约定分账少的电影票房转移到高分账的电影上,从而获得更高收益。这样贴钱的目的是在电影上映的最初几天拉高票房,造成观影‘火爆’的假象,让影迷跟风购票。”刘汉文说。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涛表示,票房数据造假,让电影市场深受其害。不仅是有的影院为票房注水,还有些影院偷瞒票房、挪报票房,造成票房流失,直接导致票房数据失实,影响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对市场的判断,甚至已经影响到行业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李春教授认为,票房潜规则盛行的原因,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监管不到位。如果纵容这一行为,将极大地扰乱正常的电影票房秩序,给未来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2016年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主体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对违法者将根据情节奉、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

  姜涛表示,针对目前国内电影票房注水情况,相关部门将开展专门针对电影市场的专项治理,拿出更严厉的措施。电影局将建立“影院经理的黑名单制”,一旦数据作假,则不能再获录用。此外,在影厅安装摄像头,人数误差在1%之内是允许的,误差在2%之间,就会报警。

  “尽管《电影产业促进法》对虚假票房出重拳,但也要看到,类似现象的发生,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国内电影制作、发行机制不灵活以及市场竞争不充分等。”李春认为,除加强电影制作、发行的事中事后监管,还需要从分级制入手,进一步深化电影体制改革,让国内电影走向良性竞争轨道。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341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信息安全市场高速发展,需求旺盛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详细]

医疗服务支出增加,医疗投资遍地开花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详细]

我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服务市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详细]

有色金属前景堪忧,加快行业转型是关键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详细]

渔业发展态势良好,渔业转型进行时

渔业,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详细]

冷链物流加速发展,制冷设备需求崛起

近年冷链物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城镇化的趋势是冷链物流行业长...[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