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出口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1-8月,服务进出口总额34714亿元,同比增长24%。至8月底,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比重18.1%,比去年全年提升2.7%。
“我国外贸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新的发展动能正在集聚,外贸发展保持回稳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在18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沈丹阳说。
服贸总量排名世界第二
无论从结构优化还是从新动能集聚上看,服务贸易的高增长都表现抢眼,在一些领域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如在计算机、技术、维护维修、广告等的高附加值服务方面,1-8月出口增速分别达到22.7%、23.1%、58%和71%。同样,服务业也成为吸收外资的高地。1-9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307亿元,同比增长9%,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7%。
“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意味着中国跨入服务经济时代。多方面数据显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几驾马车都向服务经济层面转移。这也是服务贸易增长的坚实基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对记者说。
根据世贸组织发布的排名,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在2012年首次进入前三,在2014年升至世界第二,居美国之后。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在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服务进出口额的7.7%,较2014年提高1.4%。
《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额累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
逆差扩大倒逼政策落地
然而,在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中,出口低于进口,逆差不断扩大。
据沈丹阳介绍,前8个月,旅行(含旅游、留学)服务进口同比增长近50%。受此影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10928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2773亿元。
“虽然服贸的逆差扩大,但是没有必要因此抑制服务进口,而应把重点放在扩大出口上。”李俊称,有些进口是市场化的行为,反映的是百姓的正常需求,同时,消费国外的优质服务,对国内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水平也起到促进作用。
李俊建议,下一步应通过试点,探索促进我国服务出口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
去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深圳等10省市和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为期2年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李俊告诉记者,因为很多省份6-8月才通过试点方案,因此,很多政策还需要时间落地。“比如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在货物贸易上已经运用得很成熟,出口保险对货物贸易已经给了很大支持,但是,对服务贸易的覆盖还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目前,服务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约为20%,而在我国,去年这一比例尚不足9%。这也意味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 外媒称二三十岁中国年轻人成韩国免税店主要顾客
- 汪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全力以赴争取外贸回稳向
- 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回稳向好 海关总署解析三方面原
- 北京首批6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获得官方授牌
- 上海自贸区试验出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策
- 外贸持续回暖尚需政策落实给力
- 联合国: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达1.8万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外贸不惧逆水行舟
- 国务院要求推动通关便利化 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