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转正还意味着一直笼罩在中国经济之上的通缩阴影已经消散,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不复存在,这对于经济筑底来说尤其重要,对于经济扩张也不可或缺。这一重要转折尽管未引起市场太大反响,但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维持在扩张区间一起,更加印证了中国经济回升趋势的确立。
54个月的艰苦调整,没有供给侧改革这一趋势可能还会延续,供给侧改革鲜明地引导了去产能、调结构的升级发展,为宏观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活力,并最终以经济筑底回升为结果,实现了改革的初步目标。同时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PPI的月度数据来看,虽然环比增长不时出现,显示工业生产在很多时候也出现积极迹象,但始终处于同比下降的大趋势中,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活动始终不稳定,宏观经济也就是出现不断的震荡,甚至有些时候宏观经济出现下滑,这些都符合经济数据的含义。
此次PPI同比增长由负值上升直至转正,显示出经济扩张活动在震荡中不断扩大,最终以结束下降周期为标志,进入上行周期,经济回暖的趋势由此巩固,而PPI的同比增长还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将意味着经济扩张周期的加速。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局部领域,中国经济都不乏热点和动力,在经过漫长的调整优化后,供给侧改革无疑是一记重拳,将经济从震荡萎靡中拉了上来,供给侧改革的下一步进展仍然值得期待,推动经济全面升级是不容置疑的。
相较欧美而言,PPI转正似乎不是问题,美国消费拉动经济的趋势也很明显,欧洲在德法两国的拉动下经济产出也在加速,但就中国这样一个大型的更为平衡的经济体而言,在经济去产能的阵痛之后,迎来经济全面扩张的新周期,是更为宝贵的。
与此相比,9月外贸数据不甚乐观似乎不是大问题,月度数据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更多的是受外围因素影响,而宏观经济内部的扩张周期才更为重要,这似乎是PPI转正的更真实的含义。
- 人民币中间价跌222基点 再创六年新低
- 多地释放经济向好信号 下行压力来自工业领域
- 吸引外资、重启大项目 蒙古新政府制定经济新计划
- 美财政部唱多人民币:中长期稳定 汇率应更透明
- 17日人民币中间报6.7379点贬222点 刷
- 经济三季报本周出炉 宏观指标在企稳轨道运行
- 经济L型拐点悄然走近 多个宏观数据向好
- 市场预测四季度M2增速回升 大规模放松货币可能
- 巩固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关键在培育国内债市流动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